產地:
年齡:
病因:
症狀:
解決方法:
周伯越看越心驚。
這書沒有一句廢話。
所寫的部分,全都是要點,甚至也沒有一句抒發個人感情的。
用現代話說,滿滿都是乾貨知識!
這種新奇的方式,他從未見過啊。
但周伯經手的書多了,一眼看出其中好處。
這是工具書,工具書本來就不需要多少環境感情描寫,只要寫最關鍵的部分即可。
“把擇書先生請過來,讓他也瞧瞧。”周伯說著,對眼前的安大海更熱情了。
方才還是因為,這是紀元的朋友所以熱情。
這會純粹是因為這些書了。
紀元的朋友,果然不一般。
而紀元本人,則已經全力備考了。
每年上面的要求都不一樣,雖說還在等著京城那邊的訊息。
但大致範圍還是差不多的。
考試的內容也會稍微不同,但左右躲不開四書五經。
說起這個,四書還好。
五經都知道,不會全考,五選二,或者五選一即可。
紀元聽他們的進士學究講了才知道。
周易,詩經,尚書,春秋,禮記,這五本里,士子們選擇攻讀的多少竟然有個排名。
按照進士學究給出的資料。
其中學詩經的最多。
尚書其次,周易第三。
而他潛心讀的春秋為第四,禮則為第五。
為什麼?
自然因為難易程度,也因為春秋跟禮記的經義繁多,題目互變。
其實這點羅博士跟殷博士都提醒過他。
說這兩門不好理解,比如《禮記》,很多人都覺得太長了,也太複雜了,其中可以分析的意思特別特別多。
但當時紀元確實就選了這兩門。
如今複習起來,也只有多讀多看。
放假這段時間,進士學究還要求他們多讀時文,至少讀五十篇,回頭他會考究。
說白了。
如今想要科舉,只有兩件事。
讀書,跟寫文章。
讀書的任務是這樣。
寫文章自然也佈置下來。
還是按照鄉試第一場的大概要求,四書寫三篇,每篇五百字以上,五經寫四篇,每篇八百字以上。
都知道鄉試一共三場考試。
為何只佈置了第一場的課業。
那是因為,鄉試最重要的考試,就是初場。
有些地方的考官,甚至只看初場的卷子。
沒辦法,考生太多,而且考場規定了最低字數,但並未規定最高。
有的考生動輒寫上千字,還被官員說過經義大壞。
這些東西都是進士學究一點點教學,甚至還從他們會試的經驗裡拿出來做比。
如此寶貴的經驗,確實很難得。
所以都想要更有經驗的夫子,或許就是因此。
自讀書以來,每次考試都有不同。
紀元看著眼前的幾十篇文章,深吸口氣。
讀吧。
他這邊看完,還要跟隔壁的蔡豐嵐,白和尚,李錦交換。
秀才們潛心讀書的時候。
想要考秀才的書生們進了考場。
依舊是四月初六進去,四月初八出來。
大海還去門口看了,府學果然不同,看著就更氣派,把守計程車兵也更多。
接下來便是等考試結果。
同時也在等《牲畜病集》的稽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