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0(1 / 2)

有連中六元的狀元身份,讓他出題,再合適不過。

紀元在寧安州縣試前夕,寫下考題。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出自孟子,意思是物品千差萬別,這是客觀,自然規律。

有的相差不多,有的差別極大。

那又怎麼樣,強行讓他們一樣,只會天下大亂。

也像現代那句話,不能要求所有的花都在同一時間開放,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順應自然,取長補短,才能更加和諧。

這話既是考題,也是紀元平復心情所用。

不要著急,一切都可以慢慢來的。

李白都說過,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

他的占城稻,也不過是按照自然規律執行而已。

慢慢來吧。

寧安州縣試期間,整個寧安州的百姓都有點緊張。

以前只聽說其他地方科舉考試。

輪到自己,那還是頭一次。

以前對科舉考試有多不在意,如今就有多在意。

甚至還有個深層次的原因。

“咱們知州大人,就是科舉出來的。”

“他是科舉的第一名!”

“全國第一!整個天齊國的第一!”

“他考什麼試,都是第一。”

“啊?那科舉考試也太厲害了吧,一定要重視啊。”

不少百姓,都盼著自家出一個紀知州這樣厲害的。

既然知州大人是科舉出來。

那考科舉肯定沒錯!

紀元以前都是考試的那個,這次看別人考試。

發現作為本地長官,看別人考試,真的輕鬆多了。

二月十二的考試一開始,他便更加悠閒了。

寧安州的考試方法,也是三天連考,這樣省時省力,還更公平。

程亦珊卻忙得厲害。

為了考試,她已經連軸轉了好幾天。

紀元親手做了幾次吃食送過去,可正式開考,官學考場關閉,誰都不能進出。

百姓們的在意,也表現在另一件事上。

燒香拜佛。

寧安州附近幾個地方,多是佛教。

跟中原的佛教也有些不同,佛教的傳播更偏口語化,已經融入本地的文化。

以前這些神佛沒有保佑科考的業務,從今年開始,那就有了!

紀元沒去湊熱鬧,只是又去官田看看。

紀知州的態度,也影響到官田小吏老農他們。

以前知道知州著急,所以他們也著急,難免有些急功近利。

現在紀元悠閒了些,大家總算鬆口氣,可以按照一些“笨辦法”來培育良種。

這裡所謂的笨方法,準確來說,就是依靠農人們的經驗來做事。

遵循著上千年一點點摸索改進,得出的務實方法。

要說什麼原因?

大家可能解釋不出來,但千百年來,都是這麼做的。

當然,紀元也不可能那麼“復古”,跟著給一些經驗。

不過占城稻一代,確實只能這樣了。

第二代的培育方法,大家則用另一種方法。

眼看如今二月份,占城稻二號的種植也要開始。

這次還請了比較瞭解占城稻的新寧人過來,在旁邊重新開闢一塊田地。

上次挑選的稻種當中,又選出兩千斤,種植一百畝的占城稻二號。

這次的培育方法,嚴格按照第二套方案。

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三系”配製雜交種。

這種方法,多用在水稻高粱,都是人工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