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鑄壩,把田圍在中間,把水擋在堤外面。」(3)
「這種土地利用方式並非李朝最先開創,但因為建築維修這塊耗費太大,一般的百姓即便知道辦法,也是沒能力去實施的。」
「若是大規模的去修建,別說是古代的那些普通百姓,就是當時的李朝朝廷,在處於國庫空虛的階段,也不一定能拿得出來那麼多的銀錢。」
「也就是朝廷在韓公的經濟改革下,國庫處於一個極為富有的階段,才有了我們所知曉的古代勞動人民,跟自然做鬥爭的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創造。」
「韓公在松州等地區所創造出來的圩田,內裡開設溝渠,設涵閘……使其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水系網路。」
「最為突出的就是洪期排洪,旱期灌溉,對水資源的一個靈活調配,如此便具有常保豐收的效果。」
「同時,因為圩田所擇選的地方水陸邊緣效益明顯,因此它還具有生態功能。比如周邊的湖塘可養魚,河堤和田堤可種桑……在這樣的合理利用下,當地百姓收入可增數倍。」
至於葑田,老師講到這裡的時候,都忍不住面露驚嘆。
因為所謂的葑田,也叫架田。
它是一種以木縛為田坵,使其浮在水面上,可以按需移動起來的農田。(4)
對此,很多考據黨還去仔細查閱各種資料,想弄清楚這些農業知識還有超前的經濟學知識,那位韓公到底是天生自己就悟出來的,還是因為在流放至安南或是柏州外放時歷練出來的,又或是被人點撥教授的。
實在是他所實施起來的這一切,太過讓人震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