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常平倉歷來的放權,糧食的收購,拋售和管理,可是關係到一眾地方官員的大量灰色收入。
韓徹一旦動常平倉,就等於動人家的財路。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這事即便是真讓韓徹辦成,只怕從此以後,全國所有的州郡裡面,都有被他得罪的地方官員了。
「姐夫放心,我心裡有數的。」韓徹仍舊一臉笑意。
齊五郎:「……」
他就是沒法放心啊!
第119章
改革
齊五郎所擔憂的事情,韓徹心裡也都十分的明白。
之前帶著工作組在各地巡查時,韓徹就已經發現,幾乎所有地方的常平倉,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弄虛作假的問題。
作假手段淺薄的,韓徹光是透過實地考察,和向當地百姓打探,再結合帳冊上所登記的購入和售出兩方面的糧價就能看出來。然而更多的是手段高超的,他們並未在糧食價錢方面作假,而是在購入和售出的數字上去動手腳。
只要帳冊上所登記的數字最終算下來是對等的,那麼過去每年到底購入了多少糧食,又售出了多少糧食,朝廷想要探查清楚,那就真的很難了。
對於這部分的探查,韓徹是透過實地的考察,還有從各州府所登記的總戶數和糧食耕地畝數,人均畝產量和當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以及民間查詢得到的一系列資料,再逐一核算後,先得到一個當年官府需要收入或丟擲的糧食大概估算值。
最後韓徹再與帳冊上所登記的資料做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各地方在常平倉這塊大概是跟朝廷虛報了多少。
當初剛瞭解這裡邊的情況時,韓徹也確實感到過震驚又氣憤。
朝廷劃撥銀錢給各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在糧食產量豐收的年份,提高一部分價錢收入糧食,以免穀賤傷農。
收取到常平倉裡的這部分糧食,官府既可以就近調撥去缺糧的地方,起到賑災的作用。也能在歉收年份時,以相對低於當時的市價去放糧,以免谷貴傷民。
所以常平倉的設定,本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因為朝廷沒辦法監管到位,變成了地方官員謀得私利的來源之一。
更讓韓徹感到心痛震驚的是,帳冊上所登記的糧食現有數字,都極可能是虛構的。實際一些地方的常平倉裡,並沒有那麼多的糧食。
這若是突然遭逢災害或意外,朝廷從本以為該有糧食的常平倉裡去調撥,結果就是根本就拿不出來,最終遭殃的就是那些等著救災的地區和百姓。
因此,在巡查期間,韓徹越是對各地常平倉存在的問題瞭解的越多,他就越是不能再任由這些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然而韓徹現在也沒辦法直接向朝廷檢舉這事,實在是這裡面牽扯的人數太過龐大,一旦開始清理,那是全國上下所有的郡縣裡面,都會有一大批地方官員被牽扯出來。
穿越過來的這十幾年的官場生涯,也讓韓徹看懂了如今的朝堂局面和風氣。
也莫說是普通官員,就是最高的掌權人,首先看中的都是政/治立場。至於所謂的政/治見解,政/治舉措以及才華和能力,都只得退居其次。
就好比這兩次的黨派大爭鬥。
如前太子一黨和昌王一黨的那些擁護者和親信們,難道就沒有一個是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嗎?可不管是當初的老皇帝也好,還是穎王也好,只要是跟他們站立在政/治立場對面的,就是他們的死對頭。
結果更是無出意外的,都被老皇帝和穎王發配流放了。
可想而知,只怕韓徹這邊才剛向朝廷揭露這事,在朝堂上還屬於「孤家寡人」的他,極可能會先被朋黨勢大的對方給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