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柏州栽種棉花的盛名傳播出去後,有人眼饞這其中的高效益,於是便紛紛在其他地方試著栽種,結果引種效果非常不理想。
因此朝堂上,有大臣便不是很看好棉花的推廣一事,當時還曾言道:「桔逾淮而北為枳,鸐鵒不逾濟,貉逾汶則死,此地氣然也。」(2)
就是說有些作物它就只適合在故土生長,離了這塊土地,就會因為「風土不宜」,發生異變,或是產量低下,或是根本栽種不活。
但老皇帝顯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因為棉花原就是藩國外來的新作物,柏州屬實還算不得它的故土。
於是這才有了去年時,朝廷讓韓徹對棉花的栽種做了詳細的陳述。
事實也確實證明,之前棉花在各地引種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種植技術上,並不是純粹的風土問題。
然而棉花想要順利推廣,除了栽種問題,百姓的積極性也很重要。尤其是朝廷做大規模推廣種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來能讓棉花取代葛麻等織物,成為新的稅收徵收物件。
韓徹便提議在擇選好的種植區域,可先實施鼓勵百姓自主參與種植,而非朝廷直接下發種植任務。
「凡擇選區域的民田,每戶分發五畝棉種,隨官府教導栽種。此五畝棉地,也暫且定為官府與民租佃,並僱傭其栽種。」
「待棉花成熟收穫後,再讓百姓自主選擇是要官府租佃的銀錢,亦或是自己繳納棉地的稅收。」
這就相當於把風險全都轉嫁到朝廷,百姓栽種棉花若是失敗,至少能拿到田租和栽種時的勞作報酬。若是栽種成功,百姓覺得棉花獲利更多,又能選擇按照官府要求,繳納對應的稅收便可。
所以等到韓徹一說完,馬上便有大臣站出來言道,韓徹此舉若是失敗,便是朝廷來承擔這其中的損失。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韓徹便道:「政在養民,而後民富國強。」
如今確實有很多的人都知曉棉花高效益,但更多的百姓別說未曾種植過棉花,以時下這種極為不便利的交通,閉塞的資訊傳播,他們甚至都不知曉棉花是什麼東西。
若朝廷不能打消百姓因無知而產生的顧慮和擔憂,那麼明明本來是一項好的政策,最後很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韓徹道:「臣雖不才,但願接下此事。」
最難的棉花種植技術,已經徹底解決。初期還是擇選出最合適的區域去種植推廣,基本上是很難出現失敗的可能。
注1:出自王楨《農書·農器圖譜集之十九·木棉序》
注2:出自《周禮·考工記序》
第104章
期待
朝堂上下如今也都知曉韓徹在民生經濟上的能力,當初安南和柏州是何等的貧窮,歷來更是作為犯事官員流放的首選地,都被他在短短几年內,就治理成一方富庶之地。
韓徹對治下百姓的大方程度,也讓他因此得了個「財神爺」的名號。
這次讓韓徹來負責棉花推廣一事,他提出把風險全都轉嫁到朝廷上的這種建議。說實話,也都是在朝臣們的意料當中。
像這些大道理,此刻能站到這朝堂上來的眾人,也沒有一人不會說。
但說和做,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有大臣要考慮其中的風險,對此仍舊提出反對意見。他所提出來需要顧慮的地方,也確實是有一定的道理。
為了能順利把這項政令實施下去,韓徹這次還就自己任職柏州和安南兩地時的稅收變化,做了詳細的資料。
若說安南那會還有編戶流民和山間土著,使得人口大量增長,賦稅得以增加。那麼柏州真就全靠官府引導百姓價值創造,以新增財富達到的府庫充實。
像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