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將軍何大力率兵入城,次日雪停,城中便支起數十口大鍋,苒軍拿出軍糧,給百姓們施粥。
兩天之後,從西安和咸陽來的商賈紛紛進城,他們帶來了米糧、藥材、木炭和禦寒的棉衣,在這之前的三個月裡,這些都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
七日後,何大力自作主張,為武驥厚葬。
之所以說是自作主張,是因為何大力還沒有接到京城的命令。
不僅是在榆林,而是在整個西北,武東明都有一定的威望。武東明死後,何苒下令,讓何大力以侯爵之禮為武東明下葬
世人並不知道武氏父子之間的恩恩怨怨,他們只知道武驥是武東明之子,因此,無論如何,武驥肯定是要厚葬的。
但武驥是長安王,能不能給他按王公之禮下葬,何大力沒有把握,可是也不能一直不下葬吧,眼看就要過年了,一直停靈不發喪這也不吉利。
於是何大力給武驥厚葬,卻沒按王爺的規格。
天寒地凍,乾州與京城的書信也變得緩慢起來。
直到出了正月,京城的書信終於送到乾州,那時,距離武驥自盡已經兩個月了。
果然,何苒在信裡說,武東明是以侯爵之禮下葬的,當兒子的總不能超過老子吧,所以武驥就以長安將軍的名義下葬吧。
長安王,不被承認。
武驥墓前尚未立碑,接到命令之後,何大力連夜讓工匠刻碑,選了吉日,為武驥立碑。
此時已是陽春二月,西北的春天來得晚,但也不復冬日寒冷。
從榆林到乾州,已盡歸苒軍,道路通暢,城門開啟,各地商賈大批湧入,京城派來的官員陸續到達,這片經歷過戰火洗禮的土地,重又迎來勃勃生機。
立碑那日,乾州城外人山人海,不僅是乾州人,還有來自西北各地的仕紳百姓,其中也有千里迢迢從榆林趕來的武氏舊部。
何大力高聲宣讀由聶忱親筆撰寫的祭文,最近兩三年,聶忱聲望很高,得知祭文由他所寫,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嘆息。
從始至終,何苒從未掩蓋過武氏父子抗擊韃子的功績,武氏一族固守榆林幾十年,令韃子聞風喪膽,不敢逾雷池半步,武氏忠魂,青史留存。
而在武驥的墓碑上,詳細寫了武驥抗擊韃子的英勇事蹟,而對於他來西安之後的所作所為,未提一字。
那些武氏舊部,更是熱淚盈眶,不以王公身份下葬又如何?何苒給了武氏最後的體面,千百年之後,武東明和武驥,會以民族英雄的身份留在史書之上。
成王敗寇,長安王只是一個沒成功的反王而已,而民族英雄卻能光昭日月。
“大公子糊塗啊,糊塗啊!”
人群之中,一位老者用衣袖抹著眼睛,喃喃自語。
身邊的孫子連忙把他從人群拉出去:“行了行了,快別哭了,大老遠從榆林趕過來,您可別哭壞了身子。”
“我就是為大公子惋惜,明明以前那麼穩重的人,怎麼糊塗起來就錯得這麼離譜呢,害了自己,也害了老將軍,唉,二公子至今下落不明。”
“您所以我才不娶妻,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劍的速度。”
“胡鬧,不娶妻怎麼行,回榆林,現在就回去,回去就相看!”
武驥的死訊傳到隴西,何淑婷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哭不鬧,就是怔怔地坐在那裡。
那個救她於水火的男人,那個憐她愛她的男人,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長安將軍?
何淑婷冷笑,何苒啊,你不該這樣做的,武驥已經死了,你連一個死人都不放過,給他以王爺的身份下葬,你有什麼損失?
你卻連死後哀榮也不肯給他,你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