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以驍很尊敬夏太傅,也就留下了。
溫宴送了東西就走了,夏太傅支了個小鍋,一面煮湯圓,一面和霍以驍說些家常。
他說,他最喜歡的是地道的明州湯圓。
沒有遷都前,每逢上元,各處準備的都是這種。
後來先帝北上,數十年過去,元宵漸漸取代了江南的湯圓,成了宮中上元時必備的點心。
好在,他有個舊都女婿。
臨安送年貨入京,總會多添上些水糯米粉。
這一食盒的湯圓都是溫宴包的。
土生土長的京城姑娘,吃喝都是京城口味,只在這麼幾樣點心上,受她父親影響,也跟著學了包湯圓的手藝。
每到這天,溫宴會和成安公主一起包。
公主不喜歡吃,但她喜歡湊熱鬧,惠妃娘娘也願意讓她親手準備幾個,煮好後送去御書房。
鍋裡的湯圓熟了,一顆顆的,比那隻叫白玉團的貓都白。
霍以驍從夏太傅手裡接過了勺子。
一老一少,也不搬椅子,就蹲在鍋子邊,從裡頭舀著吃。
熱騰騰的湯圓驅散了寒意,霍以驍本有些焦躁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
只是他一直沒有問,夏太傅是不是聽見了朱桓的那些話,知道他一時間無處可去,才留他下來。
……
霍以驍睜開了眼睛。
天已經暗了,空氣中帶著雨水溼潤的氣息。
屋外不知何時落起了雨。
細密的雨絲被風吹裹著,透過窗戶縫鑽進來。
霍以驍趿著鞋子關了窗。
他為什麼要幫溫宴呢?
大概是因為,在那幾年之中,只有溫宴一人,沒有好奇,沒有探究,沒有小心翼翼,從不在意他到底是什麼身份,就把他,當作了他。
霍以驍走了出去,對側的書房裡,黑漆漆的。
他的夜視好,一看就知,那書案旁,已經沒有人了。
炭火還散著熱,霍以驍點了燈,看向書案。
鎮紙下壓著紙,他抽了一張,寫的是釀酒方子,他又換了另一張,攤開來掃了兩眼……
抬頭是軍令狀,內容是表白信。
從頭到腳,全是衷腸。
霍以驍氣得簡直想問問溫宴,她那小腦袋瓜子裡裝的都是些什麼,誰家小姑娘能寫這種東西?!
這要是被其他人看了去,她還要不要名聲了!
霍以驍想把這破軍令狀燒了,挪到了燈火邊,想了想,還是又收了回來。
他得留著。
溫宴豈止是沒有把他當皇帝的私生子看待,她就沒把他當人看!
就這態度,跟她每日逗貓有什麼區別?
這軍令狀,就是證據。
第64章 味道有些不對(圈子貢獻6000+)
霍以驍叫了隱雷過來:“溫宴什麼時候走的?”
隱雷答道:“小的從衙門裡回來時,正好碰上溫姑娘離開,差不多是一個時辰前。”
霍以驍頷首。
隱雷想了想,又道:“好像是定安侯府有什麼事兒,姑娘就趕緊回去了。那時候還沒有開始落雨,姑娘肯定不會淋雨,爺放心。”
霍以驍皺了皺眉。
他有什麼不放心的。
溫宴這麼大一個人了,難道還不知道“下雨要打傘”嗎?
以前就撐著傘到習淵殿找夏太傅,總不能越活越回去了。
“季究招了沒有?”霍以驍問。
隱雷道:“那就是個軟骨頭。”
原本這案子,季究全推給淮山,說是底下人自作主張,他最多是個御下不嚴,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