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到了作坊那邊,他們老遠就瞧見蓋好的房屋,幾間石屋的房蓋已經蓋好,彈制房的主體結構也已搭建成,呈環形圍抱石屋。
竇氏正同木工討論著什麼,聽僕人來報,說秦致坤夫婦過來了,她從場地那邊過來。見到一行人站在外頭,笑盈盈道:“親家。”
雙方寒暄了陣兒,有一間屋子已經整理出來,他們進去坐著閒聊,方氏道:“親家忙得很吶。”
竇氏擺手,“我還好,只動動嘴皮子,倒是三丫頭,還親自上手,折騰了好一陣子,比我勞累多了。”
秦致坤:“三娘到底年幼,若有不是的地方,還望親家擔待著些。”
竇氏溫和道:“那丫頭聽得進話,也不犯倔,我們相處得極好。”頓了頓,“就恨我手裡沒兒子了,若不然再從你們家哄個閨女過來做兒媳婦,個個都能幹,討人喜歡。”
聽到這話,方氏笑得合不攏嘴,“親家謬讚了,不知現下大娘可還得力?”
竇氏回道:“得力,起先我還怕她打退堂鼓,這會兒看來,就跟當初在擊鞠場上那樣迎難而上,有她幫襯著,我要省心許多。”
方氏欣慰道:“能用得上就好。”
竇氏誇道:“應是親家會教養,女兒們個個裡外都能操持,皆是一把好手,比我府裡養的那些好多了。”
方氏道:“我倒沒費什麼心思,她們自個兒能立得起來,也願意給秦家長臉,我也沒什麼祈盼,就望她們個個都能自理。”
竇氏:“能自理,比大多數嬌養在後宅的貴女好多了,能與你們結親,我們賀家是很滿意的。”
得到她的認可,方氏心裡頭委實高興,這意味著她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雖然秦宛如是個意外。
稍後木工蔣師傅找上來同竇氏商議某處細節,秦致坤夫婦由段珍娘她們帶著去看作坊佈局,裡頭的倉庫,彈制房,庖廚,住宿等樣樣俱全。
好幾畝地的面積,使用場地是非常寬鬆的,晾曬棉花的地方也不少,秦致坤道:“這場地挺不錯。”
秦宛如:“把彈制房那些做好了,後面還會圍上圍牆。”
段珍娘:“後續還要備不少竹編的簸箕,籮筐之物,林林總總要籌備好多東西呢。”
方氏道:“現在就可以讓當地人編制了,你們用量大,要價多半也能便宜不少。”
秦宛如:“麻袋也要備。”
她們七嘴八舌,許多零碎物件還真容易遺漏。
方氏叫她們寫下來,一樣樣籌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畢竟上千畝地的白疊子,一到成熟期,就算分批採摘,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晚上庖廚做了不少豐盛菜餚,人們聚在一起邊聊家常邊用飯。
起初秦致坤夫婦還有些擔心秦宛如姐妹倆與竇氏相處有摩擦,這會兒看來三人分工明確,各幹各的,挺有默契。
秦宛如負責種地,竇氏負責盯作坊程序,段珍娘索性籌備平時生產之物。
去年她們製作過,知道需要哪些用具,彈弓和軋棉機已經定製了,籮筐簸箕麻袋什麼的林林總總物件要一樣樣籌備,也確實可以著手備上。
至於西市商鋪那邊,竇氏已經跟牙人打過招呼,讓留意著,若有合適的就去瞧。
東市主要是針對權貴圈,西市才是適合她們的,魚龍混雜,同時也是商貿往來的中心,對外到全國各地,在那裡把棉匠傳播出去的速度要快得多。
人們在飯桌上就棉匠今年的規劃討論一番,每個人心裡頭都有譜兒,一步步籌謀,而非假大空。
秦致坤聽她們這幫女人嘮,隱隱覺得,說不定他家閨女還真會發財。
飯後段珍娘去了一趟秦宛如的廂房,兩人取來紙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