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先是皇上派去大同傳召定北侯的人,引著定北侯一路進了京,在乾安殿給先帝磕過頭後,又去了乾元殿面聖。
定北侯本身並不是個爭權奪利的,之所以當初上了八皇子的船,不過是因八皇子母家也是勛貴,想著大家都是勛貴,將來不至再受文官的掣肘,每每需要軍費軍需時,便寸步難行,弄得誤了戰機,誤了大局罷了。
如今上位的是皇上,他倒也拿得起放得下,直接便以自己『已受傷病多年的困擾,早就想告老歇息,過幾日清閒日子了』為由請了辭。
皇上卻是再三挽留,「定北侯戰功彪炳,為國盡忠多年,皇考信任有加,朕自也是一樣,還盼著侯爺能繼續為國戍邊,守好大同,守好京城,讓朕沒有後顧之憂,也讓百姓繼續安居樂業才是!」
又再三表明自己一貫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讓定北侯放心,也盼定北侯讓他能放心,『再譜一段君臣佳話』。
總算說得定北侯心悅誠服,不再請辭,等過了先帝的七七後,便又回了大同去繼續戍守,至死方休,——當然這已是後話了。
但因著定北侯都對皇上心悅誠服了,等八皇子終於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回京城時,哪怕心裡再恨、再不甘,也只能通通嚥下。
畢竟他已什麼逆風翻盤的底牌和機會都沒有了,被打個措手不及,失了先機的結果,便是一步失敗,全盤皆輸,除了先認輸,臥薪嘗膽,再找機會東山再起,還能怎麼樣?
八皇子遂在先帝靈前以頭搶地,大哭一場後,到底還是識時務的跪拜了皇上,定下了君臣名分,自此成了恭親王,只是都知道這個親王只是擺設,沒有任何的權勢可言,所有人也都對他敬而遠之罷了。
如此待過了先帝的四七,皇上也以日代年,為先帝守滿二十七日孝後,便順利舉行了登基大典。
然後則是論功行賞,大赦天下,封太后為母后皇太后,皇后為皇后,後宮其他妃嬪也各有封賞;前朝文武百官也各有封賞調動,其中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趙穆這個新晉的誠親王。
沈恆與程欽也算是升官兒最快那一撥裡的,關鍵連升幾級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郎舅二人如今都簡在帝心,將來前途自是不可限量,連帶沈程兩家一時間也是門庭若市,若非還在國孝期間,肯定還要邀約不斷。
而勛貴裡最風光獲利最大的,自然便是定國公府了,皇上為示恩寵和對太后的敬重,還特地給定國公府的二房也封了個伯爵,一時間定國公府是門庭若市,本朝第一勛貴之家的地位越發穩固了。
當然這些都是表象,事實上,隨著皇上的勝出,新一輪的明爭暗鬥之火已經在後宮開始燃燒了起來,且終究會蔓延開來,再慢慢兒蔓延到前朝,與前朝的火種回合起來,漸漸變成一場熊熊大火,就跟曾經的皇上與恭親王,並先帝的其他兒子們一樣。
畢竟連羅晨曦都知道,『只要有利益,就免不得爭鬥,利息不息,爭鬥不止』,前朝後宮那麼多或真或假的聰明人,自然更知道了。
沈恆與趙穆自亦知道,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他們都不是杞人憂天的性子,還是腳踏實地,讓自己越來越強,真到了那一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了。
郎舅兩個接連忙了幾個月,勞心又勞力,早就想好生喝上幾杯,好生放鬆一下了。
難得這日休沐,遂把積壓的公務也推了,應酬也推了,各自帶上妻兒,再請了程夫人程欽一家和褚氏母女,到城外皇上新賜給趙穆的皇莊上賞荷吃魚。
一時到得莊子上,眼見碧空如洗,天兒又還沒真正熱起來,陣陣涼風撲面,還帶著一股淡淡的荷香,所有人都是心情大好。
作為主人家的趙穆與羅晨曦自然要先到,見除了程欽,都到齊了,便笑著把大家直接迎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