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條件的人家,沒條件的也只供上幾個餑餑一碗清水拉倒的。
早些年一直反封建破四舊,加上物資缺生活差,祭祖、上供之類的基本都省了。文化運動時候更簡單,牆上掛張偉人像,一家人拿著紅寶書早上請示,晚上彙報,然後坐下吃年夜飯,這叫過新時代革命年。
鄉下幹部執行力度不同,自然也有差異,一般剛開始嚴格些,後來就恢復了。或者跟領袖請示彙報,順便把祭祖的事兒也彙報上,表示領袖已經知道,可以祭祖。只要不是一口吃的也沒有,上供祭祖的風俗家家戶戶都會保留下來。
佈置好供桌,女人們做飯包餃子,男人們帶著男孩子去祖墳地上墳,流程是壓新紙添新土敬酒放鞭炮,邀請先人回家過年享受供奉。
程如海帶著倆兒子跟著上墳,還把過年的面、肉菜蛋拿過來,讓劉紅花帶著打碗兒來這裡一起包餃子幫忙做飯,既然想一起過年,自然要做出行動來。劉紅花雖然不樂意,有些肉疼,可程如海鐵了心她也只得配合,畢竟村裡過年都是一大家子圍著老的,她要是搞特殊讓人家說嘴。等男人們走了,她看閆潤芝和姜琳準備了那麼多肉魚菜,還有好幾樣餡子,蘿蔔餡兒、菠菜豆腐、白菜,而自己家只有肉和白菜,她趕緊閉嘴。
閆潤芝看她一眼,她趕緊叫了一聲娘,心裡卻彆扭著。
閆潤芝不冷不熱的:“我做上供的,你去揉麵擀劑子吧。等天黑再炒菜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