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上的人口規模,甚至比不了海峽對面的漳泉福三州中任意一地,總共這麼點人口,能提供的兵源本就不多,設不設限差別不大。
至於福建,控制徵兵規模顯然是對許家的一種鉗制,這也早就是執委會與許家之間達成的一種默契了。
而那些位於周邊其他國家境內的海外飛地,大概也是為了避免影響國際關係,才會有意對徵兵這種敏感活動加以限制。不然在人家家門口公開大舉徵兵,那恐怕很難不產生誤會。
但即便如此,嶽仕宗也已經開始背後冒冷汗了。如此大範圍地擴大徵兵規模,當然不會是海漢軍費多得沒地方用了,唯一合理的解釋是,海漢準備要爆兵大幹一場了。
至於目標是誰,嶽仕宗不敢再細想下去。因為無論怎麼算,與海漢競爭了三十年的大明都不可能被排除在外。
從海漢近期的行動,以及執委會高層的表態來看,大明甚至極有可能會被排在打擊目標的首位。
嶽仕宗緩緩放下報紙,站起身來望向窗外,天邊烏雲滾滾,就如同他此時的心情一樣壓抑。
如何化解這場危機,嶽仕宗認為也不是全然沒有辦法,只是實施起來極為不易。
如果能激起海漢民間的反戰情緒,或許能夠遲滯其大規模徵兵的計劃,進而將戰爭爆發的時間延後。
只是海漢軍常勝不敗,戰功顯赫,三十年間湧現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其光輝形象早就如執委會一樣牢不可破。海漢有無數人將參軍打仗視作建功立業的捷徑,對外好戰是一貫風氣,就連拿筆桿子的文人都恨不得海漢軍把四面八方全部打下來,併入自家的版圖。
在這樣的環境中,想要激起反戰情緒又談何容易,除非是海漢軍在戰場上連吃了若干個損失慘重的大敗仗。
不過明軍若是能有擊敗海漢軍的實力,那倒也不用他嶽仕宗在這裡發愁了。
這條路顯然是走不通的,嶽仕宗很快放棄了這個念頭,轉而琢磨起另外的辦法——如果能讓海漢轉移目標,讓大明的順位往後稍一稍,是不是可以讓這場危機的到來延後一些。
只是這天下雖大,去哪裡能為海漢尋一個替代大明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