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穩定的經濟作物。這倒不是他眼光有多麼的長遠,而是南下之前就從農業部領到的任務,一份長長的清單上列滿了必須要在星島完成種植計劃的各種經濟作物,但因此也需要佔用大量的人力。
這些種植計劃其實也不是農業部要急於在星島創收,多少也有一些科研的性質在其中。隨著海漢殖民地的地域跨度越來越大,各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栽種也必須開始考慮地域環境差異對產量所帶來的影響。雖然農業部的幾名穿越者都是專業人士,但他們對於熱帶農業的經驗也主要來自於穿越前的書本知識和統計資料,而且這個時代與穿越前相差了好幾百年,氣候環境也有一定的差異,具體哪一些作物更適合在赤道附近進行種植,那必須要透過實踐的檢驗才能明確,以便給今後的農業開發積累經驗。而且為了樣本對比的科學性更高,種植規模也不能太小,這就給星島上原本就吃緊的勞動力安排帶來了更大的考驗。
好在來到星島之後,就正好趕上了英國和柔佛這一波“送溫暖”的行動,給島上送來了兩千免費青壯勞動力,譚舉任自然得抓緊這個時機把手頭拖欠的工作先完成。不過考慮到安排戰俘在野外勞動的看管會比較麻煩,譚舉任對勞動力的安排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在據點附近的工地多多安排戰俘出工,而野外的墾荒任務則是交由本地民眾來完成。
譚舉任已經跟羅傑就戰俘問題做過溝通,這以平民換戰俘的方案就是他提出的,那兩家要是想把這些戰俘都弄回去,那要嘛就按照海漢給出的數目足額交付賠款,要嘛就用青壯勞力來換這些戰俘獲釋。當然了,考慮到軍人的價值,一比一的交換顯然是不可能的,能敲竹槓的地方,譚舉任也絕對不會含糊。如果這個交易條件最終能夠實現,那麼短期內倒是可以解決島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了。
戰俘當中除了極少數的高階軍官之外,幾乎悉數都被安排到了各種工地上勞作,但即便是霍格和巴蓬也沒有完全倖免,依然被安排了敲石子的任務。譚舉任也不太瞭解部下韓正山對敲石子這項工作的怨念有多深,但目前看來韓正山對戰俘營的管理也算是井井有條,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這讓譚舉任對自己當初選了韓正山也頗為驕傲,認為自己也算是慧眼識珠,挑中了一個有本事的管理人才。
當然身為被奴役物件的霍格和巴蓬可就沒那麼愜意了,對他們而言,海漢所安排的勞動任務枯燥又繁重,而且這樣的日子可能還得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羅傑在談判結束之後回到基地便召見了他們,明明白白將柔佛和東印度公司的態度告知了他們,兩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聽說近期可能不會收到各自陣營的肯定答覆也不免有些失望。
而海漢在星島與兩國聯軍交戰的訊息,也慢慢透過各種輿論渠道開始在外傳播開了。戰爭的勝負結果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畢竟南海地區的國家都比較清楚海漢的實力,這兩國組成的聯軍不過是給海漢的戰績又添上了濃重的一筆而已,並沒能打破海漢常勝不敗的金身。英國人倒也罷了,不夠了解海漢的實力,冒然行事也正常,但柔佛國可算是南海貿易聯盟的非正式成員,居然也跟著英國人犟著脖子去找死,就不免讓各國的吃瓜群眾或明或暗地嘲諷一番了。甚至有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已經在暗中打聽海漢是否會對柔佛採取進一步的報復行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