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2章(2 / 2)

物。糧食作物為海漢民眾帶來安定的生活,經濟作物則是顧名思義,可以創造出比糧食作物更多的經濟效益。

但近些年的趨勢是經濟作物大行其道,各個海外大區,特別是地處南方的海外大區,紛紛以經濟作物農場和種植園來作為當地農業的主要資源,而糧食作物則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視。

一些地區經營的經濟作物收成不差,但糧食卻要依賴於海運從外部輸入,地方財政看似收入不錯,卻連最基本的糧食自給自足都難以做到。

袁秋業認為,隨著海漢人口的不斷增長,糧食種植必須要得到足夠的重視。而這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傳統的糧食種植區都在大陸上,距離大陸越遠的地方,糧食作物的種植比例就越低。

這不僅是氣候、水土、耕作方式所造成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隻有大陸地區才有足夠的農業人口,而近年來新佔領的那些海外疆域,往往缺乏農業基礎。

袁秋業以星島為例,具體說明了這種觀點。星島的漢人比例是海漢各個海外大區中最低的,而與之相關的糧食作物的耕種面積也是最少。

事實上在星島轄區內,整個農業一直都未能發展到應有的規模,一部分農產品需要自國內和周邊國家進口。

這並不是因為當地嚴重缺乏耕種土地所需的勞動力,星島轄區內的鋁土礦、錫礦、油井等礦藏都要依靠大量勞動力來運轉,但經營現狀就比農業好多了。

袁秋業認為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星島的漢人比例過低,導致能夠從事農業人口太少,畢竟當地土著根本不懂得農業耕種,但拉他們去挖礦就不需要太複雜的培訓,產出也要比農業高。

二是當地地處熱帶,種植業天然就是以經濟作物為主,用寶貴的人力來從事糧食作物的種植並不划算。袁秋業甚至承認,如果是他主政當地,同樣也會以經濟作物作為主要經營物件。

袁秋業的文章繞了一大圈之後,最後才道出重點——海外大區的發展不僅難以為國家提供充足的糧食供應,反倒是會影響到糧食安全。如果要規避這樣的風險,海漢就應將發展方向回到傳統的漢人聚居區,即以大陸方向為優先擴張目標,保證有足夠的糧食作物種植區來供養國民。

這樣不管人口和地盤增長多少,擴張速度多快,都無需擔心未來會糧食供應方面出現問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