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說起來還真是十年有九年幹,幾乎都要靠去年存的河水來澆地。
一旦春旱不下雨,種地就要挑水澆地,畢竟種地都是講究節氣的,有時候耽誤幾天就耽誤很大收成。
俗話說“清明花,大車拉;穀雨花,大把抓;小滿花,不歸家。”講的就是種棉花時間的重要性。
他們傳統種棉花的方式如果地溼不用澆水,那就直接犁溝,點種,包埯兒即可。一旦春旱就需要人工刨坑、澆水、點種,包埯兒。
除了孩子們點種澆水,其他沒有一樣輕快活兒。
有人一直挑水、還有掄大钁頭刨坑,還有人一直蹲地下包埯兒,從早到晚,晌飯都在地裡吃,不說累死個人也得脫層皮。
其中挑水是最終最艱難的!
因為很多棉花地離水源很遠,要甚至要走二三里路去挑水!
周明愈觀察了一陣子以後,心裡有了計較,他就和周誠志商量,“大爺,咱們不如直接用牲口拉著犁開溝,然後集中澆水,等滲下去再點種,這樣還省事一些。”
周誠志不同意,“種棒子的辦法種棉花不行,種棒子深一點不怕,棉花不中,太深了出芽慢,不是捂壞就是讓蟲子咬死。”
周明愈道:“那咱們不用犁,找個小一些的……對了,生產隊倉庫裡不是有個個耠子嗎”
這樣犁出一條溝就行。
周誠志搖頭:“犁成溝澆水就淌了,浪費。”
種玉米可以犁溝點種,是因為夏天多雨,一般等雨後再種。
可春天當地少雨,哪怕清明也經常不下雨,種棉花都要澆水,犁溝的話得需要不少水呢。
周明愈道:“隊長,你先帶人把地犁好,再把這個工包給俺,晚上俺們帶人拼命澆水,第二天你們直接種棉花,都省了挑水澆堆,你覺得如何?”
周誠志不相信地看了他一眼,“晚上你們來澆地?你要是能晚上澆地白天夠種的,要多少工分給多少。”
周明愈嘿嘿一笑,“隊長,俺們絕對不獅子大開口,一畝地給三十五工分就行。”和割麥子一樣的工分,卻不比割麥子輕快的。
周誠志狐疑地看著他,“那試試?”
周明愈點點頭,“試試。”
“先去看看那耠子能用不。”周誠志讓他負責改裝農具。
周明愈就去請了周玉忠和周誠信等人改裝耠子,提出要求,然後集思廣益,讓大家想辦法各出奇招。
周玉忠和周明愈想法一樣,弄一個像耬車那樣的耠子,可以三個耠子頭,木身,在已經整理好的田裡一頭驢或者兩個人都拉得動。周誠信和周培基覺得還不如直接兩到三張大钁綁在架子上,讓牲口拉著,一個人站在上面,就可以直接犁出溝來。
經過實驗發現還是周明愈的辦法好,但是沒有那麼多合用的耠子頭。
周明愈又趕緊跑一趟供銷社,去挑幾個合用的耠子頭,因為沒有現貨,還得去供銷社下面的鑄鐵社加急做幾個新的出來。
有陳剛幫忙,鑄鐵社直接找出模具,用坩堝爐裡的鐵水現澆十二個耠子頭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