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高衛勝興奮的去感謝工作人員的辛苦。
律風卻仍是站在崖邊,眺望著懸空於兩岸的先導索。
他從沒見過這麼快速的架橋技術,還沉浸在火箭升空劃破迷霧的震撼之中。
這麼一條細細的索道,好像綁在縴夫身後的縴繩,將要拖著烏雀山大橋的龐大身軀,跨越對岸,實現十二年來的夙願。
「師兄,你看新聞了嗎?我們橋用了火箭技術,帥呆了!」
殷以喬忙完交接工作,拿起手機就見到了律風發來的訊息。
他還附贈了一篇公眾號新聞,點進去就能看見《火箭再度過峽谷,烏雀橫飛建大橋!》
點進去一看,就是烏雀山大橋採用了火箭技術,成功完成了主橋先導索的建設。
殷以喬知道先導索,他在查詢橋樑資料的時候,懸索橋都會使用重量較輕、較細的索道,橫穿峽谷江面,方便後續的懸索架設。
但是,火箭技術協助完成建設,他確實沒有想到過。
烏雀山大橋,已經受到了全球矚目,他毫不懷疑這篇報導的詳細內容明天就能出現在英國的報刊上。
然後把克里姆之流氣得半死。
「嗯,很帥。」哪怕殷以喬很忙很累,依然認真看完了這則新聞,才回復道,「英國又該為這座橋轟動了。」
殷以喬的判斷,從未出錯。
在烏雀山大橋高高興興慶祝又一次火箭拋送技術成功時,英國關注著這座橋的人簡直難以理解這樣的技術。
「火箭!他們竟然用火箭!」
「我以為火箭只能用來升空和殺人,沒想到還能用來造橋。」
「這只能說,中國人真的敢想敢做,我一點也不懷疑他們能造出烏雀山大橋了。因為建不起橋,他們就能用原子-彈夷平它。」
網友只是普通的感慨,中國為了造橋都能抬出火箭。
而涉及建築工程、橋樑工程的人,看到這些新聞目瞪口呆。
建造一座橋樑,都能動用火箭的國家,到底是有多可怕?!
「中國的可怕遠超你們想像。」
一直對中國沒有好感的克里姆,看到烏雀山大橋的訊息,更加篤定了自己的判斷。
他說:「這是一群十天建起大樓的魔鬼,他們的工人可以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酬勞的沒日沒夜工作。」
「如果你們承認了他們的建造技術,很快就會被這些沒有美感、堆積水泥的製造者搶奪市場,再也不會有人願意,千里迢迢來到英國,邀請你們建造一座建築。」
他的每一句話,都和他在主頁上發表的觀點一模一樣——
「因為,中國會用他們混雜了軍事力量,低廉無保障的工程建設,侵蝕這個世界的藝術感!」
作者有話要說: 國內首座採用火箭拋送技術的是四渡河大橋。
我第一次看到火箭造橋也驚了一下,火箭怎麼造橋?!
還有個影片的標題特別好笑《中國首創火箭造橋方式,美日專家都來模仿,3年還沒學會!》
哎呀,你們怎麼學不會啊(搖頭
第24章
建築工程的新聞, 鮮少有其他社會熱點廣受關注。
但是,當克里姆再次出現在社交網路,立刻就能引起一群追捧者的贊同。
「我為歐洲大地沒有被這樣的橋樑汙染感到慶幸。」
「中國不惜使用軍事力量, 來證明自己的橋樑實力, 恰恰因此暴露了他們匱乏的橋樑建築經驗。」
「藝術從來不應該摻雜政治、軍事和利益,這樣的橋樑出現在現代, 成為了軍用的傀儡,應當是藝術的恥辱。」
偏見的聲音一旦出現,就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