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9時07分在丹拉縣附近(北緯3119度,東經9881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據瞭解, 震中人員稀少,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災情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四川、重慶多地有明顯震感。」
「震中距離烏雀山大橋3公里,交通部、應急管理廳、地震局第一時間連線, 啟動烏雀山震區應急預案,消防救援支隊正在趕赴震中檢視情況。」
天災永遠不會挑選日子。
烏雀山地處震區,近年發生了地震十幾次,最大強度為46級左右。
橋樑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過烏雀山大橋位於地震帶的因素。
他們在建設過程中也伴隨著短暫的有感地震。
但是律風沒有想到,烏雀山大橋需要面臨的大地震考驗來得如此迅速。
果然, 國家設計院和烏雀山大橋專案組的群已經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炸開了。
「地震了!竟然春節地震!」
「幸好是春節,大多數人都回家過年了,聯絡上還留在烏雀山的人沒有?」
「聯絡不上, 電話佔線。丹拉縣的專案部說縣上沒有受到損害,消防已經派人往烏雀山大橋去了。」
「交通局和應急局的人也去了!」
「我看新聞說部隊已經到達震中!」
66級大地震帶來的驚慌, 蔓延在每一條文字和新聞截圖裡。
又在各個部門有條不紊的趕往震中訊息裡平靜下來。
地震之後,通訊總會呈現短暫繁忙或者失去訊號。
他們無法第一時間得知烏雀山大橋留守人員的情況。
但是,看到消防、交通、應急局、部隊都出動的訊息, 所有人懸吊的心算是緩了緩。
律風坐上車,直接給吳院打了電話。
「嗯,我現在準備去烏雀山大橋。」他說,「坐高鐵然後換車應該是最快的,而且初一肯定沒什麼人出行。」
「好的, 吳院。」
簡單的申請之後,律風說:「送我去高鐵站吧,我去看看烏雀山大橋就回來。」
地震當前,他不可能因為春節,便躲在今澄市安安穩穩等訊息。
殷以喬完全理解他的心情。
無論是烏雀山大橋,還是他們以往的建築作品,絕對沒有發生了災害,設計師卻遠端等著反饋的道理。
然而,車輛方向一轉,絕對不是去高鐵站的路線。
律風詫異看他。
殷以喬目不斜視。
「國內春節不方便打車,你就算下了高鐵,坐客車到了丹拉縣裡,沒車怎麼去烏雀山?我送你去。」
「這麼遠!」
律風親自坐過12小時的單程,即使他沉浸在烏雀山大橋的設計靈感裡,和殷以喬暢聊了一路,仍是覺得師兄辛苦,他再也不敢貿然掛掉師兄電話了。
可殷以喬只是一笑,慢慢將車往超市門外停靠。
「這算什麼遠?」他停車解安全帶,「我開車橫穿歐洲的時候,你還在準備高考呢。」
殷以喬是老司機。
他帶著律風在超市補充了大量飲用水、速食品,就驅車往烏雀山大橋趕。
一路上,車內都在播放著關於66級地震的播報。
在這個特殊時間點的大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因為,那裡有烏雀山大橋。
他們沉浸在這座剛剛建成的世界最高橋、最長橋帶來的震撼中,心裡滿懷驕傲,期待著年後通車。
此時,他們才堪堪想起——
它建設在烏雀山地震帶!
曾經71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