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興邦也可以重返菲律賓,繼續中菲國際通道上兩座大橋的建設。
那麼,他懶得去關心,中國建築旁邊的居民樓、政府廳究竟是哪國製造,更沒空感慨,菲律賓人會因為美國的援建發生什麼變化。
悠閒的律風,享受完假期,回到了久違的今澄市。
國院朝九晚五的準時上下班,使他這樣習慣了高強度工作的人覺得無比輕鬆。
返崗第一天,律風帶著愉快的心情,跟吳贏啟做了匯報,順便籌謀起下一個工作專案。
負責國內各大橋樑設計的國院,總有趕不完的工程。
然而,吳贏啟對律風如春風般溫暖,還能拿出好幾個專案方案,讓他慢慢挑。
畢竟,南海隧道跨海大橋專案持續時間太久,國院其他專案的設計進度,都步入了中期或者進入尾聲。
不缺人,更不缺幫手。
律風這麼一個經歷過烏雀山大橋、南海隧道的優秀設計師,完全可以輕輕鬆鬆等著職稱評審,一躍成為新晉高階工程師。
於是,律風閒得發慌,坐在橋樑分院屬於自己的位置上,一邊翻設計圖,一邊檢視自己錯過的橋樑專案資訊。
不到三天,他便收到了翁承先的聯絡電話。
隧道建設階段,翁承先作為監督,比當初直接負責跨海大橋要輕鬆許多。
專業的沉管施工團隊,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能夠幫他分擔無數工作。
也使得他需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翁承先聲音溫和,狀似隨意地問道:「你想不想去菲律賓看看?」
這話說得隨意,好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律風清楚記得,瞿飛偷偷報了援菲專案,還被老先生提拎去加班,讓他努力為國奉獻。
翁承先絕對不是心繫菲律賓的國際主義善人,更不會突發奇想,問人去不去菲律賓。
律風心裡升起困惑,認真問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電話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賓搞了個中菲建築交流會,特地邀請了我們南海隧道專案組……」
翁承先補充道:「國家批示了。」
經過國家批示的邀請,意義不同凡響,絕對不只是交流一下那麼簡單。
律風身在國院多年,懂得每一項批示背後深藏的意義。
那些寫在檔案報告上的簡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議。
而是——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作者有話要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王進喜。
第69章
中菲建築交流會, 不是翁承先一個人得到的訊息。
當天下午,國院就召開了緊急會議,共同研究這項經過特殊批示的任務。
菲律賓重建城市專案涉及近十個受損城市, 按照菲方活動跡象,已經確定了這個專案由美國建築集團承接。
他們要討論的, 則是中菲建築交流會背後, 隱隱透露出來的「復甦計劃」。
菲律賓「復甦計劃」, 以大面積振興國民經濟為核心,全國範圍開展基礎建設。
幾乎效仿中國一般, 想要透過總統直接領導, 確定菲境內三大島組未來二十年建設方案,並且儘可能的, 在海洋割裂開的三大島上尋找適合的架橋、埋隧區域,將整個國家連成一體。
宏偉的復甦計劃, 只需要看一眼菲律賓散落在海洋上的地形,就能知道它有多麼冒險。
可對於中國來說, 菲律賓的每一次冒險, 都像是新的機遇。
「這個專案還沒有公開競標,但是在一建落選重建城市專案之後, 菲方談過復甦計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