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每一天都不能如願。
國內新聞熱烈播報烏雀山大橋將會在春節後通車。
層出不窮的鳥瞰影片次次都有全新的花樣和濾鏡。
以及全網全社交頻道,不勝其煩的提醒、私信。
竟然還有英國獨立建設學院的留學生,在校報上公然發表文章《論烏雀山大橋的建成——您後悔嗎?》,一邊誇烏雀山大橋建設,一邊指名道姓地問他後不後悔。
想要採訪他的新聞媒體,被克里姆全部回絕。
他完全不理解這些愚蠢的人,為什麼會為一座中國大橋的合龍狂歡。
沒到真正通車,沒有長時間通行考驗,誰能斷言它是不是一場偷工減料、聲勢浩大的表面文章?!
又有誰能斷言,它不會在未來某天突然坍塌?!
真正的專家還在等時間的考驗,觀望的橋樑工程師們,已經躍躍欲試。
他們拿起翻譯器,認真檢視烏雀山大橋發布的新聞、影片,妄圖從官方的隻言片語裡,找出這座橋樑成功的秘密。
並且樂於在網路發表自己的觀點。
「毫無疑問,中國又一次用實力證明瞭他們的基礎建設水平。」
「我相信這座大橋通車,會迎來無數好奇的遊客,想要親自感受飛躍盤山橋樑的魅力。」
「哈哈,我和克里姆不同。我一直就在期待,烏雀山大橋能夠給世界橋樑帶來新的可能。」
對比克里姆言語激烈的駁斥,這些專家們溫柔的讚揚瞬間博得了大眾的好感。
畢竟,烏雀山大橋就在那兒。
跨越高海拔,盤旋地震帶,它用高度和長度創造了一個無法否認的奇蹟。
在這樣的奇蹟面前,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固執偏見不肯承認它成功,還死咬著「這不是藝術」的專家。
因為,它絕佳的美感與藝術感,征服了全世界能夠透過網路見到它的人,還有全世界的新聞媒體。
外國的新聞播報,總會慢上國內半拍。
然而,他們的遲緩,也恰恰使他們能夠附上不同的影片。
「中國已經建成了全世界最高、最長的橋樑,它以盤山結構震驚世界,並且戰勝了低溫和地震帶來的巨大風險。」
「曾被認為不可能建成的概念橋樑,成功建設在了海拔2700米深山之中。」
「657天創造又一項世界記錄,中國的基礎建設速度遠遠超過了世界的想像。」
每一則新聞後面,都有取景迥異的烏雀山大橋。
有時候,它匍匐在白雲繚繞的翠綠深谷,宛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銀色河流,寧靜地沉睡。
有時候,它在夜間深藍色天幕下亮起瑩瑩星火,好像宇宙中銀河的淺淡倒影,緩緩地流動。
有時候,它矗立於烏雀山空曠寂寥的峰頂,又順勢盤旋而下,垂落出柔和動人的氣息。
能夠見到這些國際新聞的網友,還沒把它們往家裡搬運,突然憤怒拍桌——
草!這影片哪兒來的?我都還沒見過呢!
國內國外的新聞,總是會出現不同的供稿差異。
一群人興致勃勃沖向國際,又萬份驚喜的跑回來,給烏雀山大橋弄來了一個影片大合集。
有國內新聞臺的鳥瞰播報
有國際新聞網的夜間俯視。
還有國家設計院、交通部官方驕傲發布的夜晚烏雀山大橋、檢測中的烏雀山高速。
見過了全國無數高速公路俯瞰影片的網友,還從來沒有這麼全方位無死角的烏雀山高速。
那座大橋,打通的好像不只是一道線路,順便打通了國內全部新聞媒體、建設單位、交通部門美學的任督二脈!
於是,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