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你給我一巴掌,往這兒打”,否則單憑劉賴子說他遊手好閒什麼的,他壓根兒不會在意。
可若是別人說他媳婦兒,那對不起,他就特別敏銳。
說話間眾人到了大隊部。
這裡有鍋灶,待客都是在這裡做飯吃飯。
唐炳德已經讓村裡廚藝最好的幾個人過來準備了。
掌勺的是大富農的弟弟小富農,當年富裕過,吃過好東西,也好品鑑個美食,被打倒以後開始自己做飯,廚藝倒是不錯。
殺豬不那麼方便,但是殺雞鴨卻不麻煩。
大隊有養雞場,也養了四十來只鴨子,來了貴客自然要殺兩隻。
小雞燉蘑菇粉條,冬瓜海帶老鴨煲,這也是小富農的拿手菜,另外還有蛋黃南瓜、清炒綠豆芽、燻肉片炒白蘑菇。
小富農廚藝好,馬慧友又嘗著雞鴨也格外好吃。
唐炳德適當介紹兩句,“雞在山裡刨食兒吃,蟲子、草藥籽兒啥的,都吃。鴨子養在水泊子裡,吃魚蝦蛤蜊螺絲啥的。”
陸建康笑道:“這雞做成扒雞肯定好吃。”
唐炳德立刻道:“你們多住幾天,我們廚師就會做扒雞,讓他做給大家嚐嚐。”
要不是小富農,他們連扒雞是啥都不知道呢。
小富農會的菜多,什麼九轉大腸、水晶肘子、松鼠桂魚的,都是他們沒聽過的大菜。
馬慧友忙道:“不敢不敢,我們是來參觀的,咱們樸素就好。”
人家大隊捨不得吃,他們一來就大吃大喝,不好。
鄭應炬被封辰懟得氣一直下不去,就在那裡大口吃肉。
哼,吃不窮你們!
吃過飯,他們又去參觀養雞場。
劉支書天一涼腿腳又犯病,只能陪他們吃飯,不能陪著參觀了。
原本馬慧友腦補的山裡養雞場就是散養雞,啥也不管,結果並不是。
人家蓋了雞舍的,地上有高大寬敞的土坯雞舍,樹上還有木頭和茅草、稻草搭起來的樹屋雞舍。
還有專門的舒服的下蛋草墊子。
除了那些不講究的母雞隨地下蛋,大部分母雞都去草墊子上下。
有老太太正領著半大孩子們撿雞蛋呢,小心翼翼的生怕打破了。
郭巖來了興致,跑過去跟他們一起撿雞蛋,絲毫不怕髒。
還有老太太過來“咕咕”地餵食。
走地雞平時在山裡刨食兒,飼養員定點過來投餵,有固定的撒食地點,食物主要是麵包蟲加麥麩等粗糧。
他們還看到一群雞在那裡啄蘑菇、啄草藥籽之類的。
陸建康是個仔細人,“前進大隊的雞比市場上的雞更大更健壯呀。”
整天跑來跑去刨食兒吃,這雞大腿格外緊實。
唐圓笑道:“雞排醃好真空冷凍包裝,出口也很受歡迎的。”
陸建康眉頭微挑,這樣也行?他們沒出口過,省罐頭廠也沒這樣的產品,都是午餐肉類的罐頭。
唐圓繼續道:“關鍵是滅菌、真空、冷鏈要跟上,目前國內可能還達不到要求,過幾年想必就可以了。”
從大局來看,改開就是一個轉折點,好像是發展的按鈕一樣,摁下,整個國家都開始發生天翻覆地的變化,技術日益革新,生產長足進步。
事實也的確如此,很多知名企業都是80年代開始起步的。
他們順著山路下去,又去參觀了藥田。
女知青和一些婦女們正在那裡刨藥材、處理藥材根上的泥土,需要新鮮交貨的便仔細地順好捆起來裝簍子,明兒趕早去縣裡送。
需要曬乾交貨的,就在地裡直接曬乾再交。
郭巖沒忍住,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