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尚書頗為長臉,喜悅是真喜悅,滿意也是極滿意的,可比起國子監裡的名次排行,真正讓紀尚書合不攏嘴的是紀致誠如今做學問的態度。
上進心是騙不了人的,紀致誠不缺聰慧,只要能沉下心來做學問,那就會有長進。
肚子裡的墨水多了,名次高低,又有什麼打緊的。
又不是盼著紀致誠立刻去考個功名,根基穩當了就好。
紀尚書看得開,可國子監張榜那日的成績還是讓他目瞪口呆了一番。
紀致誠的名次又升了,雖不像之前那樣邁著大步前進,但看著就穩妥。
榜單一出,幾家歡樂幾家愁。
孫恪是愁的那一方,他避在素香樓裡,關起窗戶,不去聽樓下大堂裡客人們對監生們才學高低的爭論,苦著臉與蔣慕淵抱怨:“我們府上的小廝衝在最前頭,整張臉都埋到榜單上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進了考場呢!”
蔣慕淵忍俊不禁。
永王爺十分關注紀致誠,恨不能以紀致誠“浪子回頭”的經歷為模板,重新把孫恪整老實了。
紀致誠的進步讓紀尚書又收穫了一堆恭維話,官場上的都是人精,曉得他最滿意的是什麼,揪著徐大姑娘就是一通誇,張口閉口的這門親事定得好。
紀尚書飄飄然了,永王爺就更坐不住了。
前幾天,孫恪好不容易用蔣慕淵給他尋的藉口穩住了永王爺,好歹能拖到開春,哪曉得榜單一出,一切又成了泡影。
孫恪腦門子都脹了,他想安生過個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蔣慕淵一面笑,一面道:“永王爺著急也就急這麼兩天,過幾日忙碌起來,他就顧不上你了,讓你消磨到春天還是可以的。”
永王爺閒散,一年之中大半日子都是逍遙自在的,唯有過年那一陣子,才會忙碌一些。
尤其是等進宮去了,永王爺與聖上總有大小摩擦,那兩兄弟一槓上,他只有空罵兒子,卻無暇管了。
比孫恪更愁的是王甫安。
六部衙門裡越是誇徐令意,他的脖頸就越冷。
虧得是徐硯不在京中,若不然,這一溜兒阿諛奉承的人在紀尚書那裡溜了須,就要趕來工部對徐硯拍馬,那王甫安身處其中,就越發尷尬了。
第246章 索然無味
可哪怕徐硯不在,王甫安還是很不舒坦的,同僚們有意無意把目光落在他身上,都讓他覺得對方是在看戲。
畢竟,當時,把人人誇讚的徐令意拒之門外的就是王甫安自己。
不僅拒了,還與徐硯虛以委蛇,拒得十分難看。
要王甫安來說,一門親事而已,徐令意與紀致誠只是定下了,壓根沒有過門,也沒有往來,哪裡就那般神奇得能讓紀致誠脫胎換骨?
紀致誠的改變,興許是有定親收心的原因在裡頭,可要說這是徐令意的功勞,王甫安一個字都不信。
那些好話,不過是官員們討好紀尚書的奉承話罷了。
可不管王甫安心裡怎麼想的,他這會兒只能啞巴吃黃連,但凡唱一句反調,都會被人說成是“一肚子酸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