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說這個,他的母妃在瞞著他呢。
孫睿不附和,也不解釋,他隨著虞貴妃落座,聽著孫禛與母妃說話,慢條斯理飲茶。
他發現了,虞貴妃下意識地在平衡兄弟之間的關係,她不僅僅替孫禛在他跟前說好話,也不拿他的事兒去“怪罪”孫禛了。
剛剛狀況,換作以前,虞貴妃必然會嗔怪孫禛,說他是個急性子,自個兒風風火火的,以至於孫睿都忘了拿手爐。
這是母親對兒子的嘮嘮叨叨,責怪真沒有幾分,更多的是關心和呵護。
她對孫禛,向來那般。
可這回她沒有說,大抵是在擔心孫禛會以為孫睿告狀。
孫睿抿著微甜的棗茶,他想,他是有那麼一點高興的。
這高興並不是因為虞貴妃在維繫“岌岌可危”的兄弟關係,不是因為虞貴妃在重視他的感受,而是,虞貴妃和孫禛的母子關係會變。
孫禛蠢是蠢了點,但他遲早會注意到母妃的欲言又止和小心謹慎,他們母子相處不再輕鬆自在。
當年,孫睿身處天牢,沒有親眼看到虞太后娘娘和孫禛在裂痕產生後的相處方式,現在倒是可以親眼看看了。
這樣的裂痕,孫睿頗為期待。
今兒這頓晚膳,虞貴妃用得並不歡喜。
原本該是靜陽宮歡欣鼓舞的一日,她卻頗為心累。
躺在榻子上,虞貴妃閉目養神,她不住告訴自己,聖上設文英殿給了孫睿極大的負擔,以至於很多事情都想得偏差了,等立太子的詔書真正到了孫睿手中,他定能安心,也就不會再胡思亂想了。
第967章 下落
朝堂上這些似是而非的訊息,傳到了京城百姓之中,有議論幾句的,但到底沒有真切的訊息來得抓人心。
大夥兒翹首以盼,總算等來了南陵那兒的狀況。
京城南邊一個鎮子,四年前丟過幾個孩子,在聽聞孩子極可能都被老郭婆賣去了南陵後,那幾家人也來順天府報過案。
南陵反了之後,有一家的男人投了軍,誓死也要把兒子找回來。
他暫且沒有尋到自家兒子,卻尋到了鄰家的孫兒。
那孩子胳膊上有塊胎記,一認一個準,被拐走的那年五歲,隱約還記得家鄉事。
依照他的說法,這些年他不能說頓頓飽,好歹沒受過折騰,他們這些孩子,小一些的分揀礦石,大一些的揹著簍子運送,有人監工,不聽話、躲懶的會捱打,好好幹活,還是有飯吃的。
他們被安置在寨子、莊子裡,遠離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沒有外人會來,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走出去。
除了在礦山幹活的,也有去農地、山林裡做活的,只是安排的活計不一樣,平時也就不會有往來,更不清楚其他人被帶去了崇山峻嶺的哪一處。
至於孫璧有沒有煉過丹藥,他並不知道。
只是,隨著南陵兵敗的程序,管他們的人越來越少,後來最後乾脆沒了,他們有人按部就班,有人試著尋出路,在林子裡嘗試打獵,也尋找人煙。
那孩子便是出來找活路的一個,畢竟,他們的寨子不比那些在農地、山林裡幹活的,只靠著礦石,屯糧不足,等天再冷下去,就只能捱餓了。
餘將軍留在南陵的人手根據這孩子的描述,尋到了幾處寨子,把人都救了回來。
只是他們被拐走前都太小了,沒有幾個還能記得自己的名字和出身。
有胎記的只是少數,大部分孩子,只靠小時候的畫像,根本沒法對上。
饒是如此,也足夠讓等候訊息的百姓振奮了。
不知道有沒有煉丹,那就是沒有!
這會兒誰出來唱反調,能被旁人罵死,說見不得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