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又不能真的不想,事關官途與將來,有幾個人能真的置身事外,全然不關心呢?
聖上萬一在江南駕崩了,皇太子之位其實還沒有準數。
雖然大殿下看著勝算大,但誰知道有沒有程咬金?
五殿下失了母妃,一副不爭不搶的心冷樣子,以前與兄長們一拼高下,現在這幅模樣,興許是隔山觀虎鬥呢?退一步說,即便他真的不願意,等到了山陵崩的時候,他的那些門客、支持者在後面推著推著,興許就走了呢?
再看二殿下,不聲不響的,但他有兒子,同樣是皇孫,孫栩在皇太后跟前,可比孫仕得寵多了,再者,大殿下主動,而二殿下溫吞,孫祈前些年沒少拉攏人,彼時沒有靠過去,現在上船,來得及嗎?
這麼一比,還是二殿下跟前好過,等幾年若能再換上幾歲大的娃娃……
想到了這一茬,這群官場裡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官員,都是心思一震。
“我肯定沒有那攝政的歹毒心思,但別人呢?”
再易地而處,他們在江南的這些,在為從龍之功糾糾結結,留在京城的人,根本是鞭長莫及。
這夠不著了,豈不是要往夠得著的地方連蹦帶跳了嗎?
夠得著的那位叫孫恪,小王爺怕是要被叉進油鍋裡去了!
不管主動還是被迫,一旦孫恪的手真的摸了金鑾殿龍椅,那事情就大了。
聖上還在南邊、眾位殿下也在南邊,這才是正統!
可皇太后會站出來說她最最疼愛的孫恪篡位嗎?
她出手處置拱火的文武官員,就等於是往孫恪的脖子上架刀子。
若皇太后認同了孫恪,南北分立……
朝廷如今兵力分散,忙著各地救火,但總的來說,手裡真正握著兵權的,一位是肅寧侯,一位是蔣家姻親、鎮北將軍府。
誰不知道寧小公爺、程家老三和小王爺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
餘將軍也有兵,但他自蜀地開戰就聽肅寧侯的,顧老六又在他麾下,往北偏的可能性極大。
另一位是成國公……
一時間,不少人想找成國公探一探口風,而成國公父子並不在江南。
起義不斷,人手不足,南邊帶兵的就這麼些將,兩天前就被派出去平亂了。
如此算來,只有御林軍與中軍都督府守著江南行宮,其餘四軍都督府,現在也四散忙著,真一塊兒算上,能打得過肅寧侯?
可拉倒吧!
算來算去,就是個死衚衕!
況且,平心而論,誰也不想真的走到那一步,私心歸私心,私心的目的不也是平步青雲嗎?
戰火再起,百姓受苦,他們這些官老爺也一樣是苦的。
彼時,青雲在哪裡?福廕子孫、恩澤後代又在哪裡?
歸根結底,結症還在聖上何時啟程回京上。
早些回去,京裡那些人看到了“唾手可及”的希望,大殿下也好、五殿下也罷,哪怕是皇孫殿下們,大夥兒在皇城腳下折騰去,不用莫名其妙牽連上小王爺。
孫恪不下水,哪邊爭取到了蔣家、程家與三公、大員們支援,誰本事!
誰勝了誰登金鑾殿,皇城裡的事情皇城裡解決,好過大江南北,你瞪我、我瞪你。
聖上不願回,若聖上早早崩……
腦海中一閃現這個念頭,內心裡都是一陣惶恐。
這是誅九族的,別說有哪個去做,想想都是掉腦袋,更別提掛在嘴邊了。
不敢做、也沒那個本事做,提亦是不敢提,念頭全被壓了回去,可恍惚間還是會有期盼,希望命數就往這條路上走。
只是,聖上要是沒有歸京就不行了,新皇之爭也會在江南得出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