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相傳!
謝拾卻輕飄飄獻了出來。
無論是否能成,純然為國之心不假。
李岱收下方子,鄭重道:“知歸高義。倘若此法果然可行,老夫必為你請功。”
“那學生就先在此拜謝了。”
謝拾一笑而過,並不在意。
掌握學海的他腦中不缺賺錢的法子,為何謝家至今只是小富小貴?就算從前不敢敢拿出太稀罕的技術,擔心謝家保不住,也不至於“淪落”到靠自己販書賣畫為生。
歸根究底是謝拾對物質追求不高。
因此,與其將一堆方子留在自己手上吃土,倒不如獻出去為大齊國庫創收,還能帶動百姓擁有更多賺取額外收入的渠道。若是順帶著盤活商業,亦是一樁好事。
二人又談了一陣,謝拾的表現令李岱驚喜不已,恨不得掏空他肚裡的存貨。只是單獨召見他已久,為免被有心之人誤會,惹出什麼閒話,李岱沒有再繼續多留於他。
謝拾重新回到史館,眾人果然很是好奇他被閣老召見的原因,他二言兩語敷衍了過去,只道是李閣老與他講評了幾篇文章。
眾多門生中,李岱對謝拾尤為欣賞,此事人盡皆知。而翰林院雖是官署,亦兼具學院性質,一眾翰林官時常互相探討學問,反正事務清閒,謝拾向閣老求學也沒毛病……眾人絲毫沒有懷疑,眼中只有豔羨。
另一邊,李岱已經行動起來。
在掌院學士一職空懸的當下,身為翰林院官品最高的侍讀學士,無人敢過問李岱是遲到早退,還是當值期間“不務正業”。
他出了翰林院,直奔工部而去。
六部衙門中,除了單獨在刑部街的刑部衙門,其餘五部都與翰林院一般集中在皇城東南角,可以說抬腳就到了。以李岱內閣次輔的身份,呼叫幾個工匠毫無問題。若非此事幹系重大,李岱又一時心急,其實他壓根不用親自前來,遣人跑一趟就行。
得知閣老駕臨,工部上下吃了一驚。發現只是要幾個人手,二話不說便應了下來。
李岱轉頭又吩咐下人採購一應原料。
他要儘快驗證謝拾給出的法子是否可行,有了確鑿結果再上秉天子,免得空歡喜。
不
然的話,事情未成就急著上報,萬一結果不如人意,且不說他,謝拾免不了被戴上一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帽子。
一番話讓閣老團團忙活起來,獻言獻策的謝拾本人日子卻過得悠哉。近日他所編撰的《二年會試兩年模擬》已經正式登入書肆,在京中熱度空前,廣受讀書人好評。
謝拾因此又多了一筆進賬。
他美滋滋地到醉月樓好生犒賞了自己一頓,其間聽聞《長生夢》已經不止侷限於京城,而是向四方傳開。聽了那真假難辨的故事,不乏有京中浪蕩子與閒漢,兩杯黃酒下肚,便乘興而起,要去出海尋寶。
不知不覺,輿論有了變化。
大齊禁海多年,從前提到出海,許多百姓的第一反應便是海上的風暴、強盜與倭寇,而今大家第一反應,卻是海上有仙山,有金銀珠玉,有奇珍異獸和良種……愈是不甘現狀之人,愈是嚮往出海。若非朝廷禁海又無船舶,他們早已忍耐不住。
敏銳地從酒樓茶館之中聽聞這股風聲的謝拾暗自點頭,對未來的構想更有把握了。
轉眼間又是數日過去。這一日,謝拾照舊不緊不慢起床,不緊不慢用過早膳,又不緊不慢來到翰林院,不緊不慢開始修史。
幾名內侍卻匆匆而來,點名道姓要找謝拾。謝拾在眾人驚疑的目光中起身相迎。
迎接他的是內侍殷勤的笑臉。
——天子口諭,召他入宮!
“公公貴姓?天子相召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