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雖然分處三個國家,可見面的機會並不少,孩子們假期都會回國,楊瑾和魯盼兒也常常出國。
“現在跟過去真不一樣了,”魯盼兒送了兒子回來,在飛機上不由得感慨,“當年我去襄平縣城都覺得是出遠門,現在去美國卻很平常。”
楊瑾也笑了,“那時我在美國留學,大家都省吃儉用,想辦法打工攢錢回來到友誼商店買幾大件——現在孩子們已經不知道幾大件是什麼了。”
“可不是,外匯券早就停用了,也不再覺得友誼商店有什麼特別的。”
“不只友誼商店,現在我們到了國外,也不再覺得樣樣東西都貴得買不起。”
楊瑾想了想,“也有一樣不同,中國的文物價格像火箭一樣漲了上去,很難在國外再淘到寶貝了。”
以前他出國,只要有空兒都要到市場上轉轉,常能遇到流落海外的老物件,如今卻很少了。
“國內文物價格也漲得很快呀,認真計算起來,你的收藏價值可不低了,”魯盼兒笑笑,“現在再沒有人敢說你是窮教授!”
家裡的收藏價值增加到了他們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當年差一點兒就被砸掉的元青花大罐已經拍出數千萬的高價,還有乾隆官窯、青銅大鼎、書畫孤本等等,個個身價不凡。
“你是想表揚自己吧?
要是沒有霓裳羽衣的支援,我們也不能給家裡添了這麼多收藏。”
“我覺得你才想表揚自己呢,你的字也很值錢了,潤筆換了不少好東西呢。”
“其實只有錢是不行的,有一雙認識文物的慧眼才最重要。”
“所以你還是在表揚自己……”
飛機上夫妻倆逗逗趣兒,看看報,再睡上一覺,也就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