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到幾分了。安南的新兵訓練不僅僅只是海漢人所傳授的那些作戰技能而已,更有他們從自身經歷的實戰中所總結出的一些經驗教訓。
再想想這還只是新兵訓練階段的差距,考慮到真正形成戰鬥力之後的情況,雙方的實力差距只會更大。李溰想起國內很多官員還認為安南等國出兵朝鮮只是跟著海漢狐假虎威,但其實根本沒有意識到人家的軍隊的確是有遠在己方之上的實力。
而這樣的差距恐怕很難透過海漢提供的軍事援助來消除,站在海漢的角度上,安南顯然是比朝鮮更靠得住的盟友,對其提供的幫助力度更大。而且朝鮮如今百廢待興,新軍的建立還需要一大批接受軍事培訓的基層軍官來搭建骨架,短時間內還沒法像安南軍這樣派部隊到海外與海漢軍並肩作戰。
“貴國在新兵訓練方面果然有獨到之處,日後若是有機會,想讓我國也派一些軍官到貴國來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經驗。”新兵訓練告一段落之後,李溰主動向鄭柏說了幾句客氣話,表達自己對安南新兵訓練水平的欽佩。
鄭柏笑道:“貴國既然已經加入海漢國主導的軍事同盟,那加強交流也是理所應當,隨時都可以派人過來,我們敞開大門歡迎!”
朝鮮加入這個軍事同盟其實還是迫於形勢,如果不是有來自北方惡鄰的巨大壓力,朝鮮多半還不會放棄奉大明為宗主國,更不會與海漢這樣的外來戶結為盟友。不過事到如今,李溰倒是有一種歪打正著的慶幸,海漢如今能帶給朝鮮的好處顯然要比自身難保的大明多得多,至少能夠看到提升國力的希望了。
站在李溰的立場,他可不想讓朝鮮像過去幾百年一樣,一直看人臉色過活,周圍國家誰都能來踩上一腳。既然海漢能讓朝鮮變得更強,那就應該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安南是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成功範例,這個國家十年前還處於南北內戰當中,當時的狀況比目前的朝鮮還要慘上幾分,但抱住海漢這條大腿之後就鹹魚翻身,如今即便是大明也不敢在小覷其存在了。既然安南能做到,那李溰認為朝鮮也可效仿其部分做法,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安南軍隊的建設經驗顯然很適合剛剛在這條路上起步的朝鮮。
儘管鄭柏很主動地提供了觀看軍事演習這個選項,但最終白克思還是沒有接受這個提議,畢竟他只是臨時處於特殊原因才帶了李溰來安南逛一圈,而並非正式的外交訪問,把陣仗搞得太大也不太合適。所以抵達塗山第二天的內容主要便是新兵營的日常訓練,再有便是參觀營區設施,內容其實較為平淡。
但李溰倒是不以為意,他反倒是覺得這樣更能夠看清安南軍的真實狀況,而且所見所聞也沒有讓他失望,至少已經看到了與本國在新兵訓練方面存在的差距,而且與鄭柏這位安南軍方高層結識,也算是又多了一條有力的人脈。
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此行讓李溰有了更多與白克思交流的機會。平時想要單獨約見海漢執委會的高官,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由李希去向海漢外交部提出申請,然後雙方再商議會面時間和相關議題,最後敲定的見面機會很可能會被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交流氛圍也不可能像當下這麼輕鬆愉快。
海漢執委會對外界來說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統治機構,位列其中的數名海漢高官便是這個新興強國的實際統治者,而至於他們如何分工合作,每個人的執政風格如何,外界對此就知之甚少了。李溰也是來到海漢之後,才知道這位看來文縐縐的白大人在海漢是分管所謂的工業,其中也包括了武器裝備的製造,朝鮮想要在軍事方面快速擴充實力,購買海漢武器和引進海漢兵工技術都是必要條件,而要做到這些,就絕對繞不過白克思這一關。
李溰希望能夠從白克思這裡更多地瞭解海漢的武器出口和兵工技術轉讓等相關政策,換言之要如何才能讓海漢向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