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非洲,遼闊的東非高原。
說起非洲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是荒漠,但是實際上也並不是全都如此。烏干達東北部地區雖然也有些荒涼,但是也有很多樹木。與此同時,很多動物生活在這裡。
此時是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一輛吉普車飛馳在烏干達西北部的荒涼地區。
當時的紀錄片攝像師阿爾伯特,正在坐在副駕駛上打瞌睡。炎熱的環境總是讓人昏昏欲睡。
阿蟲一邊開著車,一邊抱怨道:“真的是,在曰本泡著溫泉不是挺舒服?非要到這受罪!”
“軍人不都是鋼鐵意志嗎?你怎麼廢話這麼多?”阿爾伯特微微睜開眼,語氣也是冷冰冰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笑意,看起來整個人有些陰鬱。
遠離城市,又飽受躁鬱症折磨的阿爾伯特,已經一點點活成了瘋子一樣。除了不停的拍攝,人生居然也沒有什麼嶄新的目標了。
“但是不一樣啊,軍人有軍人的使命,那是榮譽感。而你呢,我看你就是想發瘋,但是怕沒有人幫你收屍,所以拉上我。”阿蟲說道:“上次在南極拍企鵝的時候,你是怎麼說的?不是說休息嗎?三天的假期也叫休息?我還掉進海里差點凍死。”
“所以來非洲嘛,暖和暖和。”阿爾伯特開著玩笑,但是卻沒有絲毫的笑意,拿出指南針看了看,又對照地圖看了看,說道:“到了,你開車穩一點,我要開始拍攝了。”
阿蟲雖然平時發點牢騷,但是關鍵時刻辦事還是很靠譜的。老老實實的開車不說話了。
阿爾伯特拿出單反相機,前端是一個誇張的超長鏡頭。
這一款鏡頭型號為:EF 70-200mm f/2.8L USM。業內則是有一個更可愛的稱呼,叫做小白鏡頭。
小白是專業攝影師和攝影發燒友常用的遠攝變焦鏡頭,是以明亮的最大光圈為一大魅力的大口徑遠攝變焦鏡頭。很適合在這種環境下拍攝。
這一次拍攝的紀錄片並不是那種唯美風格的,而是一種帶著探索風格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在非洲試圖找到一種動物,白北犀牛。
這種犀牛曾經廣泛分佈在烏干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東北部。
但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非法獵殺令白北犀牛數量由500只減至15只。
本世紀初,白北犀牛其數量回復至30只。但是2003年中後,非法獵殺再度猖獗,它們野外的數量急降至5-10只。
在剛果的加蘭巴國家公園中,白北犀牛的數目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達到35只,在2003年4月為30只,其後有6只被殺,4只新出生,隨後又有2只被獵殺。
剩下的那些白北犀牛被剛果送到了肯亞,生活在肯亞的奧佩亞塔自然保護區內。但是繁殖失敗,前不久,全都是死去了。
反正到阿爾伯特拍攝紀錄片的時候,這種動物已經在學術意義上,已經宣佈滅絕了。
但是根據前不久的衛星遙感地圖,有人發現在烏干達的西北部,似乎還有一隻白北犀牛的痕跡,這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後一隻白北犀牛!
於是,阿爾伯特帶著阿蟲開始了尋找白北犀牛之旅。當然了,與此同時來的,還有很多偷獵者。
最後一隻白北犀牛的角,這真的是一個賺錢的好噱頭!
此時,阿爾伯特和阿蟲一起前往了最後發現白北犀牛地方,但是令人不安的是,此處已經有了很多車轍,還似乎有人生活過的痕跡,地上的垃圾還沒有收走。
“來晚了,偷獵者已經到了。”阿蟲有點擔心,畢竟如果是專業拍攝者和科考人員,是不會隨地留下垃圾的。
“跟著車轍走!希望我們能趕得上!”阿爾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