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愈你不用擔心,我來過一次怎麼也有點經驗,一切看我的就好。”
周明愈自然答應。
先見了技術組組長孟春平,跟著他們看兩天,一起商量一下這個要如何做。
他們也拿到區機械廠技術組的圖樣和試製的檔案,先研究一下哪裡的問題導致失敗,然後他們就可以取長補短爭取一次成功。
周明愈前世都是在老家見識的那些農機,只是看過樣子,並沒有仔細考慮過工作原理。所以畫圖也只是把外形和部件畫出來,並不能講出原理,還得技術員們一起研究。
來了機械廠以後,他實地參觀了機器,日夜不停地補習一些相關機械知識,倒是也弄明白很多。然後他就能給技術組提關鍵的意見,一下子啟發孟春平和另外一個技術員的思維,讓他們找突破口。
“太好了,解決了這些問題,咱們就可以開始試製樣品!”
幾日後,機械廠的廠長李瓊山找上了周明愈,跟他一聊發現這小夥子不簡單啊,別看是鄉下出來的勞模,有思想有文化,聽著倒像是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呢。
此後,張慶祝髮現,周明愈居然成了李廠長跟前的紅人!
找到突破口以後,接下來技術員們夜以繼日地研究、試製,十天後做出第一臺旋耕機,經過實驗得知可用,只需要再改進一些細節問題即可。
又過了八/九天,他們試製出可以安裝在手扶拖拉機上的收割脫粒一體機、播種機,經過實驗證明,完全可用!
這可是全國頭一份!
李廠長立刻找了工廠的政治部兼宣傳部主任,讓他們拍照片寫稿子,詳細地講述這些機械從社員們提出需求,工廠技術人員日夜研發到車間生產出來的全過程。
宣傳部立刻多方採訪,從先鋒大隊的勞模周明愈是提出這樣的要求,給縣技術員建議,又是如何來到省機械廠,而李廠長又是如何任人唯賢,挑選骨幹技術人員不眠不休地研究,最後終於成功研究出符合廣大農民朋友們需要的機械!
旋耕機、收割脫粒機、播種機,一旦投入使用,到時候將會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時間,大大的提高農民種地的效率。
這將是載入國產農機史冊的發明!
在要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現階段,這些發明無疑是振奮人心又奪人眼球的。
優良種子、肥料、農藥、機械,是農業高產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而機械化則意味著可以幾十倍的提高勞動效率!
稿子寫完之後,經過李廠長認可便往《人民日報》以及省報投稿。
很快《人民日報》以大篇幅向全國**喜,報道某省率先研發出了旋耕機、收割脫粒一體機的技術,並且試製成功。
首長親自批示:技術人員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服務!
農民需要什麼就研究什麼!
農業部指示,要求各農機和手扶拖拉機一起擴大生產,爭取早日投放到各地區去,並且召集各地區的機械廠技術人員前來學習。
省委農業部、科技部的領導們親自來工廠表彰,機械廠的李廠長帶領全體技術人員以及周明愈和縣張技術員熱烈歡迎。
披掛大紅花、與領導握手、合影、表彰獎勵、講話……
這種論功行賞的時候,周明愈少不得還得賣乖裝傻,充分發揮農民的憨厚不圓滑特質,直接跟領導申請:“領導,俺不要獎勵,能不能多給俺們縣一些拖拉機和配套農具的指標?”
只要給縣裡多要了好處,那到時候先鋒大隊當然也能多買一套。
他也不求多,現階段有兩臺手扶就夠,再過些年,他們就可以買東方紅-75履帶式拖拉機,那才是拖拉機呢,一天可以耕地七八十畝。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