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可以免費入學,如果是出了五服的,就交給先生束脩即可。而如果是外姓子弟,就是要借讀,借用周家學堂、借用周家先生,除了交束脩,還要交額外糧食給學堂,算是入借費。 入借費是一年一石糧食,對普通人家來說,這是很重的入借費了。
而束脩由先生定,周慧仁會根據學生年紀大小、所學內容不同,調整束脩。如果是來僅僅以識字為目的的,那和要參加科考為目的的,自然不同。七八歲的小兒,和十來歲的少年,又不同。
秦顯已經十四歲,算是大齡學生,一般學堂其實是不愛收的,因為年紀大了學東西會慢。而且他還是想考秀才的,所以先生壓力會更大。一般都會要求多交束脩的,到時候先生也會格外嚴厲一些,敦促學生好好讀書。
周慧仁收下他,一年一吊錢,分三次付清,如果不是心裡有點愧疚,按理是要收一吊半到兩吊的。畢竟讀書人家都是有錢人家,普通溫飽都成問題的人家,不太會送孩子來讀書,所以束脩絕對不便宜的。
畢竟對他們來說,讀書是有錢人的奢侈事兒,不是種地泥腿子們的營生。
為了支付秦顯讀書,家裡負擔陡然重了很多,一石糧食一吊錢,並不是小數目。
柳氏也沒多說什麼,只讓他好好讀書,既然答應他了,就一定會做到,也讓他記住當日說的話。
而秦大福卻也有了心事,因為家裡拿錢讓二顯去讀書,張氏有很大的意見。嫌他浪費錢,有那麼多錢幹嘛不買牲口?可以大家一起使喚,幹嘛不買地?非要去讓一個二半吊子讀書,能讀出個什麼出息來?
秦大福被罵個狗血淋頭卻也不敢還嘴,因為張氏自從那次他不給面子跟著媳婦走了以後,張氏就說自己不舒服,病了,看到秦大福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一個勁地說他不孝順,把秦大福逼得也心裡疙疙瘩瘩的。
張氏想逼著他把錢要回來,不去給二顯讀書,攢錢買牲口,可秦大福也沒辦法。柳氏這個人,只要拿定主意了,那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現在她答應二顯讀書,不管誰說也不好使,答應三年時間就是三年時間,不會食言的。
而且秦大福也不想二顯有遺憾,所以,根本不可能聽張氏的。可任誰被自己親孃整天有事沒事叨咕說他不孝順,他也會心裡難受。
好在秦大福子女多,柳氏也不是木訥自私的人,秦大福有什麼心思秀瑤第一個就猜出來了,儘可能地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又忙又樂,他倒是也過得舒坦。
作者有話要說:一大早帶娃兒去體檢,剛回來,趕緊更上。
☆、153出謀劃策
轉眼過了些日子,秀瑤算了算節氣,就要春分了。她和秦大福還有柳氏商量,“爹孃,我得去姥孃家幫忙席地瓜。”
柳氏道:“行,讓你二哥陪你去。”
秀瑤答應了,“娘,咱們家自墾田和旁邊那塊官田要留著秧地瓜吧,種棉花太費神,咱們不如少種點。”
柳氏有些疑惑:“那要是不夠交租的怎麼辦?”
秀瑤笑了笑:“娘,咱有了錢,租子算什麼問題。鄉下的棉花稀爛賤的,咱們隨便買好了。”
柳氏聽著也是那麼回事兒,自己種棉花實在是不划算,鋤地就累死人,要是趕上蟲子多的年頭,簡直是災難,而且要種棉花就只能種一茬,不像小麥穀子的可以輪。
秦大福還在盤算抓小豬的事兒,他看著秀瑤,“瑤瑤,讓你大哥一起去,到時候和你們姥爺商量一下抓小豬。買的多人家便宜,咱們家裡也順便抓上四隻。”
原本想抓六隻的,可家裡的圈修好了發現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四隻就不少了。
秀瑤答應了,柳氏又拿錢給出來讓他們帶著,秦業拿了褡褳放進去,然後搭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