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他不肯和離 第123節(3 / 4)

小說:太子不肯和離 作者:丹錦

想了幾天,最終還是作罷。

只是,眼看著軍屯的糧食減產已成定局,明年要調運的糧食數量一下增加不少,朝廷對江南糧倉更為緊張。幸好,江南不斷有好訊息傳來。

不僅兩浙,下種較晚的另外兩路,以及補種的江南西路,稻子長勢都讓人驚喜。並且,在結籽灌漿之時,就已能看出這良種的產量竟是比往年高出不少。

到得八月底,被委以重任的曹中丞帶著江南大豐收的好訊息回朝,總算讓朝廷安了心。江南不僅沒鬧出饑荒,還有餘力多往北邊調糧!

不過,對於嘉禧帝而言,只要糧稅納足,下頭不造反,他自不會多關心其他,只讓政事堂給江南一眾代理官員記功嘉獎,卻是提都沒提起謝煐。

倒是曹中丞暗中給謝煐送來一封信,主要說了下兩浙的木棉同樣有了好收成,以及兩浙百姓給他和白殊立了塊功德碑,就在臨餘城外的祭壇邊,和謝煐所立的那塊記錄做祭幡百姓之名的碑臨著。

隨信送來的還有功德碑文,用華麗的詞藻講述了當日謝煐和白殊祭祀的情形。

白殊看得半懂不懂,謝煐一句一句給他解釋,聽得他神色漸漸古怪。

“這是寫的神話故事吧……怎麼還有白鹿踏祥雲而來,送上帶著光芒的稻穗和棉花,最後連我們兩個都閃閃發光?”

對,不僅是稻子,因為白殊自掏腰包推廣的木棉也豐收了,兩浙百姓們就把棉花也加了進去。

謝煐道:“百姓一向喜歡這類故事。估計要不了多久,各地茶肆裡的說書先生都會說上這一段。那是百姓自發立的,也不好阻止。”

其實謝煐讓人立的碑上也記錄有此次換稻種的始末,只是祭祀的異象都是他們自己搞出來,白殊不太想記錄上去,碑上的用詞就淡化了那件事。

沒想到,老百姓又給他們弄了塊碑,還寫得神乎其神。難怪曹中丞不敢在朝會上提這事,若讓嘉禧帝知道,必然會不高興。

白殊也沒多糾結。他身上先前就揹著神仙贈醫書的傳說,再加一個也債多不愁。這種一聽就假的故事,便是傳到後世,也只是博聽者一笑而已。

卻不承想,曹中丞還沒把資訊說全。

又過幾日,劉家有人從江南迴京,彙報木棉的相關事宜。劉繼思便尋來上景宮,詳細轉告給白殊。

沒出白殊所料,今年大部分百姓都選擇了按契約交來棉花,劉家的作坊已經開始運轉,往民間推廣織機改良的事也在慢慢進行。

說完這個,劉繼思拿出一幅圖。

“那塊功德碑你知道了嗎?這是碑上刻的圖。此圖現下在兩浙賣得極好,聽聞不少人家都買回去供著,祈求明年還有豐收。”

白殊聽得都稀奇,接過一看,正是碑文故事上描述的畫面——腳踩祥雲的白鹿叼著稻穀和棉花,一個穿紅衣的人正伸手去接,另一個穿黑衣的人則手持三柱清香。

晚間,白殊將畫拿給謝煐看,哭笑不得地道:“這個不會被記到史書上去吧。”

謝煐輕撫著畫上的紅衣人,目光溫和:“地方誌上必會有記載。”

小黑也跳上來看,還直言不諱地說:【這要傳到後世,肯定會被拍成各種魔改影視劇。】

白殊已經放棄掙扎:【當下都能被百姓改成神話,以後嘛……反正我也看不見了。】

謝煐卻是聽得目光閃爍一下,不過白殊並未察覺。

朝廷上下都沉浸在江南豐收的喜悅當中,能察覺到北邊就要遭遇危難的人並不多。

九月初九,重陽佳節,攬月關。

今日陰天,厚厚的雲壓在頭上,不見丁點的日光。

一支沒有豎旗的軍隊,正頂著刮臉的冷風,向那座雄關走去。

無論是長相、穿著,這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