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主力,並沒有跟整個倭國的軍力相對抗。——如果倭國下面的強藩真的擰成一股繩,入京勤王。顧遠東他們的兵力是遠遠不夠的。
好在他們事先計劃的周全,既有雷霆一擊,也有綏靖懷柔,對倭國的各大勢力分而化之,才保證了他們計劃的順利實施。
在顧遠東指揮顧家軍第八軍團浴血奮戰的時候,齊意欣也沒有閒著。
她早就對倭國王室被滅之後的政治走向有所考慮,也有所準備。
顧家在倭國滲透多年,她如今要調派起人手來,自然很方便。
她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倭國都城的國立大學。
學子向來是最熱血,最愛國,但也是最容易被煽動、被蠱惑的一群人。
齊意欣早就派他們的人手,在倭國的國立大學裡面,宣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觀念,然後將極有誘惑力和煽動性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博愛”,灌輸到倭國國立大學學子們的頭腦裡面。
自由向來是最香甜的誘餌。
民主也是最動人的烏托邦。
平等是畫出來充飢的大餅。
博愛更是裹著毒藥的蜜糖。
如果讓歷史自由發展,終有一天,這一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秩序和規則,還有莫大的利益和好處。
可是如果揠苗助長,在實際條件還不允許的情況下,推行這樣的制度,帶來的,只會是一場超乎人們想象的災難。
好心辦壞事引起的破壞力,比故意做壞事引起的破壞力還要大。
齊意欣知道,現在倭國發展的階段,也就是君主集權制最符合他們現在的社會發展。可是她不能讓倭國就這樣順著這一條路走下去,她要讓他們提前走上另一條路。
另一條看上去很美很強大,實際上處處是陷阱泥塘的羊腸小道。
如果這一切能成功,齊意欣很清楚的知道,倭國最好的結果,是會變成她前世那個叫作“印度”的國家,看似龐大自由,其實骨子裡就是一潭爛泥,不會對新朝造成任何威脅。
事情的發展,確實如齊意欣估計得那樣。
先在學子們當中散佈倭國國君魚肉百姓的證據,然後讓他們看到,人人平等是正道,帝王將相是浮雲。
這一招,兵不血刃地瓦解了倭國國都裡面不多的幾支宣稱要為倭國王室復仇的抵抗力量。因為他們的基礎是倭國普通民眾,可是當普通民眾都認為沒有必要為那些蹲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的帝王將相們復仇的時候,他們的基礎也就沒有了。抵抗力量自然也就煙消雲散。
第二招,就是在倭國國都的世家大族,和下面的強藩大名當中,推行多黨制執政的理念。
對一個國家來說,黨派越多,其實辦事效率就越低。對這個國家的整體利益是好是壞姑且不論,但是對它的鄰國來說,卻是絕佳的利好訊息。
誰關心這些制度是不是對倭國有利呢?——反正只要對新朝有利,就是好制度。
如果有哪個新朝人來關心倭國是不是會有一天會“國將不國”,一定是腦子進水了,嚴重得可以用叛國罪論處。
齊意欣的這些舉措,在倭國國都的國立大學掀起軒然大波。一批批學子上街遊行,要求制定憲法,廢除君主制,實行多黨派輪流執政的制度。
這種提議,也得到倭國權貴的暗中支援。
因為多黨派輪流執政,在目前來說,就是讓這些倭國權貴坐地分贓,將以前屬於倭國王室的那一塊大蛋糕拿出來,讓他們共同分享。
這一切,看在顧遠東眼裡,也是暗暗心驚。
原來帝王將相,就是在倭國,也不受人待見嗎?
他對於倭國人來說,其實屬於侵略者,殺了他們的國君,滅了他們的王室,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