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向陽侯離京一年多,期間皇上不一直都在北部打仗嗎?
因著皇上性格突變,驟然變得殘酷嚴厲了許多,京中百官都不敢再輕易提起這位顧大人——一個驟然離京,一個又驟然變了副面孔,誰知道他二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於顧大人的事,京中百官人人自危,便是地方官員也不能免俗。
二位大人再次不約而同地擦了擦冷汗,只覺得新知縣任用要慎重再慎重,若向陽侯一直在這裡,這次他不追究,難保下一次……
.
回到明嶽樓中,顧景願倒再沒去前堂,而是親自安排了一頓午膳,又將紀廉邀到自己的小院中,喝茶敘舊。
紀廉有些不好意思,他本意是要幫顧大人的,結果沒派上用場不說,似乎還害得大人身份曝了光……
這便是他頭腦一根筋引發的禍端。
做事前只考慮青紅皂白,卻想不到更多的利害方面。
雖然看不慣蔡知縣那副嘴臉,但該說不說,蔡知縣是真的將如何為官“參悟”得很到位。
紀廉深刻自省後,直後悔得捶胸頓足。
最後還是侯爺反過來安慰他。
“為官之道,單有才學已經不夠。想做成事還得講究方式方法。”顧景願說:“不過我也僅是紙上談兵,再多的事情還要紀兄自己體悟。總之你在朝廷為官,要處處小心才是。”
紀廉拱手說:“下官明白了,多謝老師提點。”
顧景願卻笑道:“紀兄切莫再叫我老師了,你我年紀相仿,只是紀兄虛長我一些,若不嫌棄可以叫我一聲賢弟……”
“這怎麼行!”紀廉直接拒絕:“若無老師提點,紀廉便成不了今日的紀廉。即便侯爺不願做在下的老師,在學生心裡您也始終是老師。”
“……”
後來顧景願無法,只有任憑他隨意叫了。
反正他本身就不在意任何稱呼。
其後,紀廉又與他說了一些京中這一年來發生的事。
顧景願來金陵一年多,遠離京中是非,這還是他第一次正式聽人說這一年中京城發生的變化。
“陛下北征前將安王安置在了燕王府,由燕王親自照料。安王今年不過只有八歲,是以很多朝臣都猜測,皇上這是早就下了密旨,已經立了安王為儲君。”
與昊王一樣,安王也是先帝的親子,皇上的胞弟。
他母親容妃位分不低,母家也有一些勢力,但可惜安王剛出生不久先帝便駕崩了。
太后也不知是不欲與之計較,還是要給榮太妃的母家幾分薄面,總之這些年母子二人在宮裡避著太后的鋒芒,一直沒什麼存在感,倒著實過了幾年安穩日子。
“倒不知皇上是如何想到他了。皇上至今未有子嗣,太后原本看中的是昊王的嫡子,希望暫行立他為儲,以固國本。誰想到出征前竟被皇上一口否決了……”
紀廉說著搖頭,“而且今年年節皇上直接在北部過的,都未曾回宮,聽說太后對此很是不滿。”
紀廉剛入朝一年,對於皇上和太后之間的關係並不很瞭解。
他雖知道皇上與太后之間不和睦,但仍是按照常人的想法,一聽說太后不滿,便只以為她是念子心切,希望皇上回宮。
卻不知太后的不滿,還可能是皇上不回宮,那位宮外的昊王無詔便不能入京……
顧景願原本還靜靜地用茶杯蓋撇著茶水上面的碎沫子,聽紀廉說這些的時候,手上的動作便不自覺地停頓了下來。
修長素白的手指又輕輕地顫了起來,顧景願輕撫掌中翠綠色的杯蓋。
終究是什麼都沒問。
只是靜靜地聽紀廉說。
紀廉一看見自己敬仰的顧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