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帶來的氣息波紋。
李淳罡手中劍與竹竿接觸後,並非被彈開,而是如船頭傳授徐鳳年劍招劍罡一般,瞬間再彈竹竿十六下,次次駭人,利劍劍尖本來才長達一寸的青芒爆綻到三寸,旁人只看到老劍神手上碧青劍氣狂舞,再就是吳六鼎竹竿一彎再彎,終於承受不住老劍神仿若沒有個盡頭的劍氣侵虐,砰然作響,竹竿終歸只是尋常竹竿,當中斷折,取得先機的李淳罡面無異樣,趁勢劈向吳六鼎胸口,竹竿一斷為二,後者雙手各持半截,一退再退,飄出二十步,李淳罡便欺身二十步,劍鋒始終不離吳六鼎這廝的胸膛,劍尖離了半丈,劍氣如一條吐信青蛇,卻只差一尺!
吳六鼎終於不再託大,單手竹竿變雙手劍,吳家劍冢以劍招舉世無雙著稱,他能以劍冠身份出冢行走,無疑在劍術上有著登峰造極的驚豔造詣,竹竿不生一絲劍氣,只以招術神鬼莫測見長,便是對上李淳罡這等一腳踏在劍仙門檻上的劍道宗師,仍是劍勢走霸道路數,一往無前。李淳罡皺眉再鬆開,微微一笑,不知為何斂去劍上青芒,劍罡不再,只是以劍招對劍招,閒庭信步,見招拆招,兩人貼身而鬥,眼花繚亂,眨眼間不知揮了百劍還是千劍。
這邊亂鬥酣暢,天下第十一同樣讓人大開眼界,離陽王朝共計有弩八種,除去以腳力踏張發射的四弩,其餘四種,以北涼鐵騎手中的樞機弩最為殺傷力巨大,能夠不輸黃鐙踏弩,故而這種北涼制式弓弩被美其名曰“開山”,與北涼刀齊名,既然敢稱開山,力道可謂驚人,三十弩齊射,嗡嗡破空,可那第十一王明寅只是怡然不懼向前而行,伸出一隻手,對著身前空中指指點點,將第一撥箭雨都給點落在地,一撥雨潑過後,連珠而來,第二撥箭雨驟至,神情古板的王明寅不再單手指點江山,雙手握拳,衣衫鼓起,竟是擺出要硬抗弓弩的蠻橫姿態,數撥箭雨皆是被他遊蕩於體外的氣機劇烈彈開,紛紛斜插入地面,一時間王明寅身後佈滿箭矢,毫髮無傷地徑直走向三十位馬上輕騎。
弩,其勢怒,方能稱弩。
可這莊稼漢子卻不動聲色便擋下了接連不斷當頭潑墨般的弩勢。
他說要借世子殿下項上頭顱一用。
便會說到做到。
鳳字營校尉袁猛瞳孔收縮,死死盯著那名不知姓名的江湖人士,一勒馬韁,策馬提刀殺去。北涼輕騎配合熟稔,袁猛兩旁身側扇形二十人再度張弩造勢,身後剩餘十人尾隨校尉抽刀而衝。北涼軍重視馬政第一,不說重甲鐵騎如何雄壯,便是輕騎所配馬匹都遠不是北涼以外騎兵可以媲美,何況鳳字營是北涼軍嫡系親衛,所乘駿馬皆屬重型品種,高七尺,重兩千斤以上,衝勢之下,騎兵不論是佩刀還是提槍,都如山洪沖瀉,馬上戰力驚人。裴南葦對於春秋國戰並無太多瞭解,只是道聽途說北涼騎兵所向披靡,今日一看十騎衝勢,便情不自禁有些目眩神搖,十人十馬便已如此,北涼王麾下三十萬鐵騎,當年馬踏六國,該是何等彪炳氣焰?
可接下來一幕卻讓裴王妃瞪大眼眸,農夫模樣的壯漢面朝十騎衝刺,雙手撥開扇面兩側射來的箭雨,大踏步跑起來,對著首當其衝的校尉袁猛高頭大馬便生硬撞在一起,靖安王妃意料之中村野農夫血濺三尺的殘忍畫面並未出現,而是那木訥漢子一記撞山撞折了戰馬脖頸,將袁猛連人帶馬一起撞飛出去,袁猛甚至來不及劈刀砍下,漢子繼而加快步伐,雙腳踩踏地面如轟鳴,不輸馬蹄聲,雙手攤開,撐在兩匹馬身上,驟然發力,把跟隨袁猛身後的兩騎四蹄懸空,給橫向摔了出去!
生於文豪世族再被靖安王養在金玉籠中的裴南葦微微張大嘴巴,一臉匪夷所思,天底下竟有這般膂力如神的武夫?
被這莊稼漢子一氣甩開了三匹戰馬,身側兩柄北涼刀終於趁機砍來,力拔山河的漢子面沉如水,雙手握住天下間鋒芒最盛的制式涼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