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去抓住機會稍稍彎腰,一槍捅死那些不幸落地的流州騎軍。
當這支兩度突陣而出的流州騎軍,終於遇上人數最多的乙字騎軍時,已經戰損極重。
所幸他們的犧牲,為左右兩翼的龍象軍減少了很大壓力。
大雁無論北飛南渡,從來是頭雁最為吃力。
沙場錐陣如雁飛,更是如此。
南朝乙字高門拉攏起來的騎軍,雖然陣型最厚,縱深最長,反倒是沒有對流州騎軍造成太大威脅,面對戰損不大的龍象軍衝殺,顯然吃虧不小。
不過是一次交換戰場位置。
涼莽雙方,屍橫遍野,人馬皆是。
但是雙方騎陣依舊各自保持相對穩定的陣型,這意味著下一場衝鋒,死人會更多,更容易。
陳錫亮站在山頂,親眼目睹這場慘烈撞陣後,默然無聲。
若是隻以老嫗山戰場來判斷,按照這種態勢繼續下去,最終獲勝一方只會是北莽。
寇江淮從頭到尾都神情淡漠。
這裡死人不夠多,北莽不覺得戰功唾手可得,或是讓黃宋濮察覺到形勢不對,那麼老嫗山最終的包圍圈就根本堵不住北莽主力,畢竟這裡不是地理形勢得天獨厚的幽州葫蘆口,更沒有大雪龍騎軍和兩支北涼重騎軍那樣的恐怖兵馬負責堵截退路。
寇江淮轉頭望向東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