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座國院參與設計的橋?!
橋樑分院的人已經來不及質疑律風話語的真假了。
國院參與建設了多少橋樑,他們這些在座的員工,不一定能夠數得清楚。
但是他們自己參與研究、設計過的橋樑專案,恐怕都沒有二十九座那麼多。
他們盯著幕布上的橋樑模型,毫不懷疑律風所謂的「研究」,就是像研究曲水灣大橋一樣,充滿了想將獨特專利廣泛運用起來的鬥志。
「是不是他研究過的橋,設計特性都能用在其他橋上面了?」
「這要是能行,省了我們多少改設計的功夫,能養多少頭髮啊。」
「我突然想看他設計個我們解決不了的烏雀山大橋、金枝灣大橋出來看看了。」
「因地制宜,因材建橋,搞不好他真的能設計出來。」
竊竊私語變成了大面積的討論。
會議室變得吵雜又喧鬧。
忽然,馮漢林開啟座位前的話筒咳嗽兩聲,壓住了身後一切吵鬧。
「律風,你只列出了四座橋,還有一座呢?」
馮主任這話一出,其他人眼前一亮,緊緊盯著螢幕,等待著最後一座橋樑登場。
畢竟,越江橋重點說,懸索橋、斜拉橋、連續梁橋合併說。
那麼最後的一個作品,一定格外不同於前四座橋樑。
律風感受到會議室四面匯聚的視線,理解他們的期待。
可惜,沒有什麼第五座橋。
他對待設計有著嚴格的標準,無論是設計圖、創作理念、3d渲染、概念影片,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
用來面試的東西,更不可能敷衍了事。
他說:「我只參與過越江橋專案,另外三座橋也僅僅是存在於構想中的概念,所以對我來說,為了湊數再製作一座橋樑的概念模型毫無意義。」
話音剛落,馮漢林詫異的轉頭看向身邊。
果然,他身邊的橋樑分院院長吳贏啟,露出了顯然不認可的神色。
吳贏啟讓律風完善作品集,就是想看看律風的設計能力和過往成績。
越江橋令他滿意,後續三座參考國院著名橋樑設計的模型,也做得不錯。
整場解說,吳院不動聲色的安靜坐著,並沒有提出任何的疑問。
此時,他終於出聲問道:「那麼,你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完善作品集?」
他一發話,全場屏息。
如果律風回答「是」,那麼在場全體人員毫不懷疑冷漠無情的吳院長,會因為他這麼一個小小的特立獨行,將律風拒之門外。
國家設計院從建國之初便承擔起國家大大小小的建築設計任務。
服從命令,是一切的基礎,更是他們入職多年的心得。
有意見可以提,有脾氣可以發,但是該做的工作、該完成的指標,無論多不合理,都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
律風感受到了會議室裡忽然凝重的氣氛。
他回答得也格外坦誠。
「我確實按照要求完善了作品集,但是因為時間問題,我準備的不是橋。」
他隨手點選滑鼠,放置在ppt最後的一棟建築物出現在螢幕上。
寬敞明亮的建築,坐落在一片瑩瑩草叢之中,陽光傾瀉而下,如同溫柔流水一般照亮了它溫柔的曲線。
「這是我準備的第五個作品,也是我學生時代最滿意的設計。」
律風的語調,在重新見到這棟建築時,變得極其溫柔。
他說:「這是一棟公共圖書館,我設計它的時候,是希望它能夠給讀者帶來一個溫暖安寧的精神家園。」
吳贏啟沉默的凝視著幕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