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一算,其實顧三還算是低嫁了?
當時的張廷玉真是個沒權沒勢也沒名氣,這二人是怎麼稀裡糊塗湊到一堆的,周道新也僅僅有不少道聽途說的話罷了。
他彼時還不曾覺察出,這夫妻二人是一樣的心黑,所以才是如此的般配。
只是等到他知道的時候,已經遲了。
張廷玉江寧落榜過,又耽擱了第二科的會試,經過顧三落水那一次的事情之後,他整個人便明顯地變化了,外面看著還是當時溫文二爺,可若剖開看,裡頭指不定是堅冰。
張廷玉登科後,曾與他在翰林院喝酒,周遭無人,那時他大哥已經“病故”。
周道新也漸漸知道張廷玉在家裡的事,不過也知道他與張廷瓚乃是真正的兄弟情義,所以並不多言。
那時候的張二,依舊是那樣一臉的平淡表情,卻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什麼感覺?”
周道新被他嚇了一跳,差點扔了手裡的酒杯。
然後張廷玉就輕輕地笑了一聲,只言:“說說罷了。”
真的是說說罷了嗎?
騎馬遊金街時候那一把朝著顧三窗前扔去的摺扇,提筆寫下的一字一句,張廷玉對顧三的愧疚,對權力的渴望,其實都深深地刻在他那一刻的眼眸深處。
周道新知道,那是野心的眼神。
而張廷玉這一顆心,叫野心。
似乎他早該知道,張廷玉這樣的人,隱忍蟄伏了這麼多年,一鳴則已,一鳴驚人。
他頭一個需要甩開的陰影便是他的大哥,而後是他的父親。
果然,張廷瓚去後沒多久,張英便給他的兒子讓開了路,乞休歸去。
卻不知,張廷玉在看見他父親離開這忙碌了半生的朝堂時會是什麼感覺?
張家人就這樣一代一代,像是明珠家一樣,只是比他們還要低調,並且嚴謹,從張英換了張廷瓚,又從張廷瓚換了張廷玉。
於是,周道新便逐漸悉知了野心的可怕。
張廷玉變得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雖說亂世裡最沒風骨也最有骨氣的便是讀書人,可在盛世之中,讀書人似乎不該是張廷玉那個樣子,偏偏他身為鄉試會試的主考官,還是所有讀書人最關注的人,堪稱一代大儒。
這樣的人,精通各派學說,卻又能在朝堂上縱橫捭闔。
那一年的順天鄉試,一個範九半,一個戴名世,張老先生御街題文,此前更有一篇《不吃羊肉賦》名動京城……
彼時輝煌燦爛,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炫目無法逼視。
細數當年風流文人,舍張廷玉其誰?
偏偏這人,冤殺了無辜的朱三太子,甚至抄滅其九族。
還記得當時在刑部,他見到張廷玉出現,真是覺出一種說不出的諷刺來。
變了。
也或許,本來就是這樣。
張廷玉從來比他看得清,並且也更適應這個官場。
在感覺到了張廷玉所表現出來的自然之後,周道新就更深刻地意識到了,他其實不適合這一條路。
那一天回府的路,顯得格外地長,他腦海裡總是回想著朱慈煥的笑聲。
成王敗寇吧……
也是那一夜,他與李臻兒歡好之後,也沒一分的笑意。
李臻兒是個賢妻良母,有自己的心機手段,可一向很聽他的話,至少不會表面表示出什麼來。
聰明雖差了顧三一籌,可比旁人好了許多。
府裡有了這樣一位夫人,也省心許多。
她問他:“可是出了什麼事了?”
周道新便說:“張廷玉日後必定位極人臣。”
那時的李臻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