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說來話長,而且當中必有誤會,所以臣媳懇請父皇將韃靼的貴客們送走以後,再容臣媳細細稟來,畢竟這是我們大鄴的家務事,很不必讓貴客們因為我們的家務事,平白掃了雅興,未知父皇意下如何?”
皇上何等精明之人,一聽這話,再想到方才自己進來之初,殿內安靜得著實不尋常,如何還不知道定是有什麼醜事發生了,所以長媳才會讓他先將韃靼的親貴們都打發了,以免家醜外揚?
雖對自己不過才離開一小會兒,大殿這邊便出了事著實窩火不已,對顧蘊的沉著冷靜識大體,皇上卻是極滿意的,因此毫不猶豫便道:“太子妃言之有理,實在不必讓韃靼的眾位愛卿為我大鄴的家務事平白掃了雅興。眾位愛卿,今日的宴席就到此為止罷,朕改日再設宴款待大家也是一樣,屆時一定讓大家比今日更盡興,眾位愛卿且跪安罷!”
只是皇上話音剛落,韃靼眾親貴還來不及反應,二皇子已搶先急聲接道:“父皇,事情是這樣的,這個被堵著嘴的宮女是兒臣側妃顧氏跟前兒服侍的人,方才她忽然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說大皇兄在前面的亭子裡對顧氏、對顧氏不軌……兒臣自不肯信這樣的瘋言瘋語,大皇兄自來光風霽月,怎麼會做出這樣罔顧人倫綱常之事來?所以兒臣便想著,讓人將這丫頭先押下去,回頭再細審,總能審出是誰幕後指使她如此陷害大皇兄的,只是這丫頭與顧氏主僕情深,卻跟發了瘋似的直往外衝,大皇嫂見勢不對,這才讓自己跟前兒服侍的人去將她給抓了回來。”
一席話,說得皇上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既恨宇文承川不爭氣,竟在這樣的場合弄出這樣的醜事來,當然,也不排除是有人陷害於他,那就更讓人生氣了,太子身為國之儲貳,整個大鄴僅次於他的人,他也一再明確肯定了太子的地位,那些人卻依然膽敢如此陷害他,眼裡還有他這個皇上嗎?
又恨二皇子不識大體,連太子妃一介女流,都知道家醜不可外揚,要讓他先將韃靼的親貴們打發了,再來細說此事,他倒好,竟然一副巴不得家醜外揚的架勢,哪還有一國皇子應有的心胸和氣度,指不定這事兒就是他在賊喊捉賊也未可知!
皇上清了清嗓子,正要說話,二皇子又已搶先開了口:“父皇,非是兒臣不明白道理不識大體,而是方才事出緊急,那個宮女又口無遮攔,已對大皇兄的清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若父皇就這樣讓韃靼親貴們先跪安了,他們一知半解的,回去後口口相傳,以訛傳訛,只會對大皇兄的清譽造成更大的傷害,倒不如就讓他們留下,親眼見證一下大皇兄到底有沒有罔顧人倫綱常,身正不怕影子歪,兒臣深信,大皇兄絕不會做那樣的事,這當中一定有誤會,如此便不會有損大皇兄的清譽,不會讓韃靼上下都失望於他們有一個那樣的儲君了,還請父皇明鑑!”
二皇子這番話,乍一聽的確有幾分道理,可一細想,卻大有添油加柴的嫌疑……皇上就微眯了雙眼,喜怒莫辨的道:“這麼說來,你的確是一心為著你大皇兄,並無半點私心了?”
“兒臣絕無半點私心,還請父皇明鑑。”二皇子忙恭聲應道。
皇上遂沒有再看他,而是看向了顧蘊:“太子妃,你怎麼說?”
顧蘊早就注意到方才自己話音剛落,皇上便看了身邊的何福海一眼,後者便悄無聲息的退出了殿外去,心知何福海一定是趕著善後去了,不管素日對皇上印象如何,此時此刻,她對皇上卻是感激的,雖然皇上讓何福海去善後,這會兒又極力拖延時間並非就全是為了宇文承川。
不過她註定要辜負皇上難得的好意了,因滿臉凝重的說道:“回父皇,臣媳倒是覺得二皇弟的話有幾分道理,如今韃靼的親貴們對事情一知半解的,下去後又豈能不胡思亂想,竊竊私語?倒不如就當著他們的面,將事情弄個一清二楚,若太子殿下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