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暫時還沒有失利過。
不管上映前會有多少人不看好,在電影上映後,票房成績總會打臉那些不看好的人。
比如某位成功轉型為網紅的電影大v,他的經典戲碼就是把顧熠狂黑一通再偷偷刪文。
《一枚信箋》上映的時候,粉絲們對此很憤怒。
到了《殺機》,粉絲們也有一點憤怒。
而到了《偶像之死》和《亡國之君》,他們就像看了一場無實物表演,並且期待大v再來一次。
在最開始,大v是和歲月影視合作黑《一枚信箋》,但由於對方對顧熠太過執著,綿延了好幾年,甚至有人懷疑,大v是不是在和孫有明工作室唱雙簧。
對此,孫有明表示,這是對他人格的極大侮辱。
顧熠勸了很久,才讓導演爆炸的心情有所緩和。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除非他某天跑去拍一部票房稀爛的片子,好證明對方的理論是正確的。
但顧熠絕對不會這麼幹。
“慢慢消滅吧。”袁承嘆了口氣,“你們很久沒一起活動了。”
“我今年春節都沒休息。”顧熠默默看向袁承。
袁承被他可憐巴巴的眼神打動了:“一個星期,行嗎?”
“ok,成交。”
顧熠先盤點了一下手頭的工作,哪些可以後推的儘量往後推,品牌活動看著只是數量多,其實頻率並不高,多數活動都是去露個臉就足夠了。
他合作的品牌相對也比較穩定,中途斷了合作的很少。
顧熠成名的這幾年,想和他合作的品牌一直很多,但他的負擔一直很重,對於拓展自身商業版圖這件事並不積極。
主要是專輯和電影這兩塊就能讓他獲得足夠的利潤。
《亡國之君》票房大爆後,顧熠和孫有明商量過,在這之後,他打算走片酬分紅的路線。
業內走這一路線的演員很少,顧熠雖然從《山花》和《星際覺醒》兩部電影拿到了豐厚的片酬,但那本質上是以投資替代片酬,而非一開始就拿分紅。
好萊塢的這套機制相對成熟一些,但通常只有最大牌的演員才能擁有這一形式的片約。
換而言之,他們都是有票房保障的演員,手裡握著一至兩個系列電影的主演角色。
顧熠這個決定很大膽,但他現在已經成為了頭部演員,完全可以進行嘗試,將片酬轉化為投資對片方而言也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