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他派去的吳烈死於黨爭,死於貪汙,死於早已渙散的軍心。
正如這個王朝,只有魏晟一位帝王在掙扎的話,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得救的。
顧熠對憤怒的魏晟的演繹讓「橙皮」頭皮發麻,她甚至覺得,這一瞬,魏晟的怒火不是演出來的,而是自胸腔內爆發出去的。
顧熠就是魏晟,魏晟就是顧熠。
代入角色的話,她能深深體會這份憤怒。
局勢未解,大將折損,他所做的努力只證明是無用。
但魏晟並未放棄,他為國事傾盡所有,為擺脫亡國之君的名號竭盡全力。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王朝的覆滅並非因為最後一位帝王,而是禍根早早埋下,到最後一刻才被引發罷了。
魏晟和吳昆的對戲看得「橙皮」很憤怒。
她一直挺喜歡嚴錫澤的,對方和顧熠合作的《殺機》她反覆看了很多遍,兩人在電影中的角色都很出彩,她也很期待嚴錫澤和顧熠在《亡國之君》的二搭。
但她萬萬沒想到,她居然被劇組背刺了。
嚴錫澤居然演了這麼個討嫌的角色。
不管吳昆的言語多麼冠冕堂皇,都改變不了他只是個紙上談兵的角色。
「橙皮」幻視了自己的某些領導和甲方———他們永遠無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指責她,你是錯的。
可這樣的吳昆在士子裡卻很有聲名,魏晟下令殺了他後,吳昆以忠臣之身死,魏晟卻得到了暴君的罵名。
而在不久前,吳烈剛剛為國捐軀。
吳昆只是被推出來的一顆棋子,但不巧的是,他這顆棋子非常好用,在他的攪動之下,魏晟想堅持的策略並沒有能夠成功。
之後魏晟在各處受挫,他想借銀借不到,他換了數位大臣,卻依舊無法改變早已腐朽的朝政。
雖然魏晟帝王的威嚴仍在,電影中卻已看不到他初登位時那份讓江山易傳的決心。
他像只困獸,只是在不停地碰壁罷了。
演霸氣的帝王時,顧熠演得很外放,但演受挫的帝王時,顧熠也能演得極為細膩,「橙皮」不知其他觀眾是怎麼想的,但這一瞬,她很能和角色供情。
史書上的是非功過是由後人記載的,在後一朝的記載中,魏晟這位統治者就是個暴君。
但能夠證明魏晟的「暴」的,只有殺吳昆和換臣子兩件事。
甚至有野史說,吳昆既然是吳烈之兄,想必是有些武才的,魏晟殺了他,才是王朝覆滅的真正導火索。
看到這裡,「橙皮」開始感覺到悶了。
倒不是說劇情有多麼無聊,而是想到魏晟如何掙扎都擺脫不了既定的宿命,她就覺得很悶。
——彷彿是親眼見證一個人慢慢走向墮落一般。
她明白,她是顧熠的粉絲,顧熠又把這個角色演繹得太好了,才讓她產生了深深的共情。
在一系列的掙扎過後,魏晟終於還是迎來了自己的命運。
看到他決定把孩子送走,一個人迎接命運時,「橙皮」終於難抑爆發的情緒。
在電影中,先帝沉溺於玩樂,對於唯一的兒子魏晟並不關心,魏晟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宮中度過的,沒有親情與溫暖,只一門心思學朝事、學四書五經。
他自己沒有享受過家的溫情,而對自己的孩子,他卻一直很關心,不願讓他們如同自己一般。
他把嚴厲的一面留給了朝事,把溫情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哪怕在這最後,一切都再難以挽回了,他仍然在掙扎著,讓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轍。
最後一幕鏡頭裡,魏晟獨坐於宮牆內,在龍椅上,面對即將攻破宮城的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