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我燕山府,因了有絕對的軍功和軍功兌換的軍制,將士們自身和家人得了不少的好處,而因了將士們學了不少的文字,懂得不少的道理,相比起好戰嗜血善殺破壞的金人,將士們被慢慢地養成了一種為國而戰的決心。這種決心。從花榮等人傳回來的訊息看,比之金人的這軍制所限制而成的外因,反而能從內裡激發鬥志。
這樣的結果就是,金人大旗所指,定要攻城拔寨而不可大敗,而我燕山府的將士們可以暫避鋒芒,徐圖慢進。這些年金人在攻遼中雖然場場大勝,但損耗的精銳也自不少。而金人這次倉促集結起來的號稱五十萬的大軍,頂多也就十萬靠上。我大宋子民雖可能損失不少,但畢竟金人人數稀少。想要找我大宋地禁軍或者燕山府的精銳決戰,試圖畢其功於一役。
從金人地軍制中。謀士團推斷,金人最可能用的法子,便是有兩種。一種為金人從西夏借道進來,猛攻我大宋朝腹地,並用兩軍對壘直取中軍的法子來長驅直入,兵臨東京汴梁。使得我大宋朝八十萬禁軍被頻繁調動堵截,被動防守。而金人則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其騎兵的速度和犀利,衝破各路防線,叫各路禁軍出於被動捱打的局面。而那金人卻可以隨意的選擇決戰地,利用自身優勢取勝。這樣地戰法,天時地利人和,金人幾乎佔盡。即便金人此次為客軍,也可能對我大宋朝禁軍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
而從我燕山府的軍制推斷出來的對策,卻是在金人猛攻中原腹地的時候,燕山府大張旗鼓的停止對禁軍的攻防,並廣發檄文聲討金人,號召朝廷和天下百姓,外敵當前,要以國事為重,共抗大敵。王淵將軍和韓世忠將軍二人及時上表,請求暫時從燕山府撤軍。官家畢竟還要顏面。我燕山府再自寫謝罪奏表,想必官家會暫時應允。等到官家下旨撤軍之時,王淵將軍和韓世忠將軍將上前阻截金人,卻不會再聽朝廷監軍的指派。只用事急從權推諉,以便能夠使得這兩位百戰將軍,能更好地用自己以往的經驗跟金人對戰。同時,燕山府光出騎兵,用圍魏救趙的法子,在花榮等業已深入金人腹地的將軍們的帶領下,直取金人上京。等到金人被王、韓二位將軍拖在我大宋腹地而不能快速攻破東京汴梁,定然要回援上京。此時再銜尾追殺,雖王、韓二位將軍缺少馬匹,卻是也能大挫金人銳氣。到時,是戰是撤,都有我燕山府說了算。
第二種金人的戰策可能,是明為攻我東京汴梁,實則是來攻我燕山府。之前的戰策推演結果,是金人燒殺立威之後,逼迫朝廷跟金人共同攻擊燕山府。朝中主降派只要得勝,結局便是數十萬大宋禁軍再次增兵燕山府,金人在一旁助攻,咱們定然傷亡慘重。而金人若真的能耐得住性子,只要威逼朝廷,使得光大宋禁軍盡數來攻,恐怕就要漁翁得利了。
咱們採用的應對,便是要在金人立威之後,並不快速進軍,反而遣人跟朝廷談結盟事宜的時候,傾一府之力猛攻固守地金人。燕山府現下業已有十萬之眾的兵將,除下定要防備金人從北疆進逼的兩萬步卒,八萬軍士中,有五萬為步卒。兩萬步卒號稱五萬,從咱們早就準備好的雲州地,順著關隘移師西疆,跟王淵和種師道地西疆舊部聯合,在紛州等地裝模作樣佈下防守陣勢,再由五千精銳奔襲金人在河套地的後路,兩萬五千精銳直出北疆,照樣跟花榮等將軍聯合,向金人上京等地攻取。拼著傷亡,也要攻取中京,繼而使得金人再次退卻,我燕山府佔據主動……
而這攻伐的基礎,卻又是糧草。其中相比,更有優劣。金人奉行以戰養戰,所到之處,軍糧財帛就地而取,沒有運糧負擔,沒有顧忌。可以說,只要金人進了我大宋朝的國門,有了我大宋百姓的地方,都不會挨餓。所有一應糧餉,除了燕山府的自給自足,還要想辦就地從官府糧倉中取糧。又不能把當地的大小官員盡數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