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209節(2 / 2)

漁民時常常遭遇實戰,水軍的戰鬥力自然進一步增強。

水軍與弗朗機、倭國等水兵交戰時繳獲的槍支火炮等,往往在第一時間交至工部與兵部,由二部的官吏及時研發,再投入製作。

火器研製很是燒錢,若在以往,朝廷自然不允許二部這般造。

但現在,理由很簡單——朝廷不差錢。

自開海以來,泉州、福州、寧波等地的港口迎來了各地的商人,運銀、運貨的船徹夜不休,朝廷的新政激勵了更多商人和漁民出海,大明物產廣博,海外商人格外喜愛到大明購買商品。

出海一項被朝廷壟斷後,各地港口只要負責抽稅和護航,便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白銀。

這些白銀中的大半都湧入了國庫。

不說官員們,就是天子這般從來不缺錢花的,也被如今大明的掙錢能力給驚住了。

泉州等地有本地的水兵保駕護航,水兵們俸祿要比北方邊軍高上不少,縱然在海上遭遇強敵,他們也勇武敢戰。

以往他們對海情不熟悉,因而不太敢戰,可如今他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戰鬥力自然越來越強。

總而言之,就連戶部尚書也不必為錢發愁了。

這是開海帶

來的最直觀的影響力。

在大明朝,一項政策帶來的利益越多,它的阻力自然也就越少。

開海之政施行前,朝野上下最憂心的無非是漕運會受影響,然而,朝廷雖力推開海,卻也未完全放棄漕運,首先在運輸上,海運快,但貴,漕運慢一些,但價格實惠。

且海運畢竟無法將貨物等運到目的地,其中還需藉助漕運之便,若運與朝廷置辦的貢品等有關的貨物時,漕運的經驗顯然更為豐富。

換句話說,漕運的市場原本是恆定的,漕運上的官員以為,如果開了海運,海運必定會搶佔漕運的市場。

然而,海運開啟後,漕運官員赫然發現,因海運市場廣博,且主要是對外,原先漕運市場若以百計數,海運便是以千計數,因海運存在,漕運不僅沒有壓縮,相反,因海運開拓的市場過於廣大,以海運之力不能夠完全消化,反而將一部分轉給了漕運。

大明的漕運可以說是一筆爛賬,換了首輔、換了漕運總督都無法解決,漕工與漕兵懈怠者眾多,官員貪汙嚴重,運至京城的漕糧商品等,漂沒者不在少數。

但開海後,漕工漕兵們憂心沒了生計,幹事反而比以往更用心,當然,漕弊深重,非一朝一夕能夠改善,但無論如何,海運的出現卻讓朝廷看到了改革漕運的曙光。

……

“我此次來泉州府,只覺此地比嘉靖時繁榮十百倍。”一位中年文士道,“我祖父少時自泉州往京城任官,我父也在京城為官,之後家人便都留在京城。”

“若非親眼得見,我也不敢相信,這東南之地,繁華竟不遜蘇杭。”

因泉州航運十分發達,泉州府便與浙江的寧波府等一道出了份《開海報》,專講漁民海上見聞,講漁船在海上發現的新物什,講造船,講各國對大明的印象,《開海報》一出,《育言報》便將海外的版塊讓出,交由《開海報》登載。

這中年文士讀了《開海報》,只覺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他生在京城,長在京城,歷來有些眼高於頂,讀過《開海報》之後,他才知自己所見所聞頗為閉塞。

“若非柳閣老在朝堂上力爭,我泉州百姓哪能等到開海那一日?”

“嘉靖時倭患起,泉州可謂生靈塗炭,此次據傳倭國有意進犯朝鮮,我泉州男兒知曉此事後,有漁船的,都要一個個衝至倭國,以報嘉靖時的仇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