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京城這邊,石星果真要派沈惟敬前往倭國議和,柳賀卻覺得,優勢在我,不必對倭患議和,但與明軍援助朝鮮在廷議上取得絕大多數支援不同,到了此時,許多官員覺得,既贏下了碧蹄館之役,收復漢城已近在眼前,明軍此時與倭國議和,便可省去大軍勞頓,能令軍民有喘息之機。
眾朝臣中,柳賀是反對最狠的。
他知曉歷史,自然明白議和不會成,倭國將再派大軍進犯朝鮮,李如松甚至會因為此戰丟命。
在眾多見好就收的意見中,柳賀的想法便顯得格外特立獨行。
為此,柳賀特意上門勸說石星。
他和申時行商討許久,二人在政事上有過不少衝突,為了這一戰,柳賀對申時行做出了許多讓步,之後,柳賀又與王錫爵、許國和王家屏商議。
眾朝臣最終贊同了柳賀的決定,但因此事,他也在朝堂上引起了許多爭議,不少官員覺得柳賀十分好戰,言官彈劾他,說他因一己之私令朝廷陷入戰亂之中。
柳賀
對此一片平靜。
戰事起之前,柳賀特意寫信給李如松,叫他先奪了朝鮮國主的權力,這位朝鮮國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奪回漢城後,他竟中了倭國的反間計,將朝鮮名將李舜臣罷免,要知道,在整個對倭之戰中,整個朝鮮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李舜臣一人了。
到這時候,柳賀多少理解了張居正當年的感受。
他眼下還不是首輔,只是次輔,卻覺得官員立於官場之中,想得人人稱讚是極難的,可被批判質疑卻十分簡單。
朝鮮戰事的境況不斷出現在閣臣桌案上,即便奪回了漢城,挽救朝鮮與危難之中,可倭國的軍力並未受到影響,換而言之,倭國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柳賀勸說眾朝臣時便道:“倭寇襲擾我東南海境時,朝廷連年派兵鎮壓,倭寇依然連年來犯,使我沿海臣民受了多少苦難?此時倭寇既打了敗仗,我等自然應當乘勝追擊,若令其再有喘息之機,其一或許再犯我東南海境,使開海之功化為烏有,其二,其若再集結兵力進犯朝鮮,我大明再派軍兵助力,豈不比如今更耗費兵馬糧草?”
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
繼續打仗,朝臣們擔憂的無非是窮兵黷武,可柳賀所強調的也是錢。
朝廷自開海一事上掙了許多白銀,若因倭寇侵擾而影響海貿,那是滿朝臣工都不願見到的。
其二,柳賀所說並非沒有道理,倭寇奸詐人盡皆知,此時若放他們歸國,日後他們必然再來侵犯,這是倭寇的本性,根植於其骨血之中,幾年、幾十年間也不會改變。
雖倭寇侵擾沿海在隆慶以後便漸漸少了,可由於大明與各國海貿增多,也明白倭國此前正處於戰國時代,各地大名混戰,形勢十分混亂,才令倭國沒有機會進犯東南沿海。
可如今,豐臣秀吉將倭軍整和,其國內的戰事剛剛平定,便迫不及待侵犯朝鮮,可知其圖謀甚大,此時回去後,倭國對大明的進犯必然不會是小打小鬧。
何況柳賀在朝這麼多年,有關朝事的判斷出錯的情形很少。
不過朝臣們雖同意了明軍繼續留在朝鮮,關於戰事,眾人心中仍是擔憂。
畢竟之後的戰事不是救援,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除此之外,明朝大軍駐紮在朝鮮,朝鮮釜山、漢城皆失手時,明朝大軍入境,朝鮮國王尊其為天兵,對李如松事事恭敬,更時不時命使者入宮吹捧天子,或到閣臣們家中奉上禮物。
可大軍一時半會不肯走,還要借朝鮮入境倭國,朝鮮國王就十分不願了。
他們一方面擔憂明軍會趁機吞併朝鮮,朝鮮國王自身昏聵,在國內很不得人心,戰事初起時,他便想過依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