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之士[科舉] 第208節(1 / 3)

</dt>

那士子爽快地丟下銀子:“速速拿來。”

《育言報》一份只售十文,但外地來計程車子未必讀過報紙每一期的內容,他們到京城之後,往往會想辦法買過往期數的《育言報》,京城各大書肆的掌櫃就請人將報上內容謄抄開來——原版印製他們是不敢的,禮部會找上門來要抽成,是謂“版權費”。

但也有膽子大的書商去找禮部談生意,將一年發行的《育言報》頭版文章訂成冊發售,《育言報》方面應下了,這書商便將搜來的文章,自柳賀與顏鈞等人論書院起,自朝野內外議論的開海之效的文章裝訂,一卷還不夠,分了數卷出售。

這樣的大部頭價格不低,在書肆中一般也不太好賣,可或許今年恰逢會試之年的緣故,來了京城計程車子都不差錢,加上京中各府的官員也大多會買上一冊,這套《育言論策集》竟賣得極好,初版幾日內就賣光,書商急急忙忙去印中安能沒有柳賀本人所想?

何況《育言報》頭版文章篇篇是精品,縱然和柳賀這次輔無關,僅是讀其上的文章,都能令士子們受益無窮。

沒有趕上《育言論策集》的書商們見此,便想辦法訂下了《育言報》中其他版面的文章合集,有涉農事、水利、海外見聞的——後者系開海之後《育言報》闢的新欄,專載福建、浙江二地漁民於海外的見聞。

書商們料想,這幾冊恐怕不會如《育言論策集》那般受歡迎,但書發售後竟賣得都不錯。

可以說,透過《育言報》,大明的讀書人及百姓都長了不少見識。

此次許多士子之所以十二月進京,便是因為他們未走內河,走的是海路,冬日裡運河結了冰,海路卻依舊通暢,有不少士子甚至決定過了年再來京,走運河或許有許多不便,可走海路就不必考慮那麼多了。

這也是朝廷開海的一大益處。

“柳三元任今科會試主考,我等若習秦漢文章者,恐怕要改一改行文之風。”

福建會館中,幾位士子相對而坐,幾人手中都捧著幾篇柳賀的文章。

自柳賀參加應天鄉試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為士子們所熟讀,士子們覺得,自柳賀隆慶五年中狀元以來,他的文風日益成熟,《祭師文》一篇令他成就一代文宗,之後的《祭張文正公文》更是令人感懷他與前首輔張江陵的師生之情。

“我等再磨練十年

,不知能否達到柳三元文章皮毛?”

“於文章一途,柳三元並無門戶之見。”一位士子忽然道,“他與王鳳洲在《育言報》上掀起罵戰,卻仍贊其文章。”

此士子名為葉向高,是福建福清人,少時便極有才名。

“王鳳洲崇尚擬古,柳三元卻推唐宋,他二人文章,我更喜柳三元,《育言報》上二人爭論那幾日,我將城中書肆踏遍,卻仍未尋到《育言報》隻字片句。”

“爾張兄一急之下找上了縣尊,請縣尊借他《育言報》一觀。”

這被眾人稱為爾張兄計程車子在福建也極有名氣,他是晉江人,卻在太學讀書,萬曆十年秋考中順天府鄉試非凡,他初讀柳賀文章時驚為天人,之後柳賀在揚州府、回京後的文章他篇篇不落。

其二也是因柳賀在官場上的政績。

文章寫得好,不代表官就當得好,這一點葉向高十分清楚。

但他觀柳賀生平,只覺柳賀雖才入官場十二年,卻將修齊治平四個字貫徹得淋漓盡致。

范文正公曾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在京城還是在地方,無論是任內閣大學士還是任治河的親民官,柳賀眼中、心中都有百姓。

且其餘官員不敢為之事,他敢為,其餘官員不敢勸誡之句,他敢說。

士子們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