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按時上衙,事事都要過問。他是上官都如此,下屬的官員自然也無話可說。
且柳賀辦事極有章程,不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也不會如謝知府般朝令夕改,事辦不成他有罰,但辦成了他也有賞,即便官員屬吏犯了錯,若是有合理之處,柳賀也不會多加為難。
在這樣的官員手下辦事就是累一些,但同樣辦十件事,他說半月辦成就能半月辦成,不必拖拖拉拉東等西等。
慢慢地,官吏們發現,他們每日都在辦事,但手中拖滯的事情變少了許多,若是巡撫衙門、御史來查,官吏們不必再成日造假,心中的負擔反而比以往少了許多。
自柳賀來後,府衙賬目上的銀子多了,官員的俸祿也少有拖欠,於那些靠月俸度日的書吏來說,日子反而好過了一些。
新春
一轉眼,柳賀在揚州府度過了第二個春節。
年前,府衙上下總算將萬曆三年諸事忙完了,官吏們到賬上領了銀子,不似往年般缺斤少兩,該拿多少就是多少,銀子領完,官吏們又被叫住:“一人領一袋,勿要多拿。”
官吏們一看,只見地上躺著一堆布袋,布袋內裝著肉條、糖塊、乾果等,還有一張寫著“兌換券”三字的紙片,官吏們不由好奇道:“這兌換券是何物?”
“且看背面。”
只見紙片背面寫著,憑此券可至張記兌換米糧油若干,一經兌換,此券即作廢。
“當真可以兌?”
“這是知府大人為咱們掙來的禮,又豈能有假?”戶房書吏道,“你去張記一試便知。”
張記在揚州城中有好大一家鋪面,府衙官吏們平日就常去它家買東西,既然書吏都這般說了,各人就喜滋滋領了年貨及兌換券回家去。
荷包比往年充實了,過年自然也能滋潤一些。
雖然柳賀平日舉著鞭子驅他們幹活,但他不是那等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府官,比之前任謝知府可大方多了。
過年間府衙中也離不得人,柳賀便給來當值的官吏多貼了些錢,又買了些酒菜,官吏們心中也能舒服一些。
……
到了年節,迎來送往自然是免不了的,柳賀作為一府主官,揚州府中需要他親自上門拜年的官員只有寥寥幾人,但他也需接受滿府官吏拜賀。
在大明朝,官場上拜年送禮是一貫的風氣,柳賀在京中時,張居正門前排隊的官員能排到長安門外,這個新年,揚州府同知、通判、推官及各房書吏等都來衙廳給柳賀拜年。
各州知州及各縣知縣人雖未至,禮卻已經到了,依柳賀的習慣,貴重之物他自然是不會收的,揚州府中可謂匯聚了天下奇珍,鹽商家中的收藏之物也曾令柳賀眼界大開,但作為官員,他若是將這些奇物據為己有,那就得搜刮民脂民膏了。
“府臺大人,去歲在府臺治下,我們揚州府可謂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惟願府臺大人再帶我等,為揚州百姓帶來更多和樂。”
柳賀則道:“各位大人,府中諸事僅憑本官一人如何能處理好?全要仰賴各位助力。”
柳賀與眾官吏一道說了會好話,府衙內一片歡喜的氣氛,自柳賀令府中鹽商補足了商稅款後,他這揚州知府的位子坐得已十分穩當,與他剛來時不同,府中官員對他有敬有畏,皆知知府大人並非心慈手軟之輩,不得罪他是最好的。
之後眾官吏散去,柳賀則與家人們一道用過飯,閨女妙妙已經能說能走了,是個小話嘮,把紀娘子和楊堯成日逗得樂哈哈,家中若是沒人陪她說話,她能和滾團說,和院子裡的花花草草說。
春節打點、迎來送往總免不了要楊堯出力,柳賀人雖在揚州府,京中的關係卻也要維持住。
給張居正的賀禮、賀馬自強升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