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個體可以不夠優秀,但作為“翼”的一員,不可以。
……
《歌壇》雜誌的專訪定於2月下旬開始,專訪內容將在3月初登上《歌壇》的電子刊。
這也是“翼”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雜誌3月份的電子刊。
這一期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翼”的專訪,因而封面人物也是“翼”。
由於“翼”以往在時尚雜誌上露面更多,粉絲們買到這期《歌壇》時甚至有些不太適應文字遠遠多於圖片的排版,但慢慢地,把這期專訪讀下來之後,粉絲們對“翼”更瞭解了。
“《迷霧》原來是翅膀團抱著出最後一張專輯的想法去創作的,難怪當時《doulike》攪局,季老師表現得那麼鬱悶。”
“我團友情無敵了,他們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製造淚點。”
“沒想過有一天我居然會被專訪虐到——他們說已經做好發完專輯就解散的準備,而且創作過程中一直有嘲笑的聲音。”
“講真,我追星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偶像專訪裡出現這麼多書。”
“寫《無聲告白》的季老師當時居然沒有什麼音樂基礎嗎?那他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了。”
“《迷霧》和《在23歲》好聽的理由都在這期專訪裡了,我只知道我真的沒有愛錯人,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
“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
至今為止,粉絲們見到了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翼”,從成員們偶爾洩露的行蹤裡也能看到他們活潑的一面,而這期專訪卻將工作中的“翼”展現在了粉絲們面前。
《歌壇》雜誌拍攝的照片不算精緻,遠不如《alex》以及《秀場》等一線大刊時尚,可長篇文字中的配圖卻都是精挑細選過的——
謝鳴軒送給季晏當生日禮物的那把吉他,陪伴著他完成了《躍》的創作。
窗臺是季晏的活動區域,他很想養只貓,但貓不喜歡窗臺,也不喜歡他,最終被經紀人帶回家養了。
謝鳴軒平均一個月至少看6本書。
陸葦最崩潰的時候會對著盆栽唱歌,那盆花在《在23歲》發行後忽然開花了。
最後入鏡的是一根拖把,圖片的備註是:方嶼每天都會訓練,不方便去健身房時,他會留在室內訓練,擔心汗把地板弄髒,他會用這根拖把拖地。
在最後的總結中,《歌壇》雜誌寫道:“‘翼’的成功看似不費吹灰之力,每一張專輯都獲得了超出期待的成績,但他們絕非生來如此。人們注重結果,過程似乎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細節。”
“然而,沒有一次成功是一蹴而就的。組合的成功來自於成員們不斷疊加的努力,每一個人,為了自己,或為了夥伴,竭盡全力去拼搏,最終才能裝上翅膀去飛翔。”
“嗚嗚嗚嗚,我永遠喜歡翅膀團!”
“永遠喜歡翅膀團+1,因為他們很年輕,因為他們是偶像組合,所以他們的努力似乎總被誤解,不過沒關係,我知道就足夠了!”
《歌壇》這份採訪帶來的影響力並不僅限於粉圈,畢竟《歌壇》還是一份偏專業性的雜誌,受眾多為真正熱愛音樂的歌迷,雜誌專訪結束後,《迷霧》和《在23歲》的銷量又小小漲了一波。
《歌壇》雜誌也創下了電子刊發行至今的最高銷量。
……
a城的另一邊。
望著把《歌壇》採訪列印出來的寧蔚,段意然陷入了不知該吐槽還是該無語的糾結中。
他只能說:“你可以寫信的吧?也能發微信吧?”
溝通渠道如此暢通,但這個人居然!
居然!拿著筆在畫關鍵字句。
請問這是什麼小學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