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發現之前,非洲已然是一個多元化的大洲,眾多地區已然邁向了文明。
2.歐洲人對非洲歷史的影響。這乃是現代非洲的起點,一系列問題也在這一時期浮現。
3.獨立的歷史程序。獨立固然美好,但多少顯得有些“早產”,國家尚未成熟便從宗主國的懷抱中脫離,從而帶來了無盡的傷痛。
4.獨立後非洲三代領導人。第一代領導人引領國家走向獨立,滿懷理想主義;第二代領導人給非洲帶來了更多的混亂,往往是獨裁者,缺乏教育和治國理政的知識;第三代領導人則更為務實,逐漸探尋獨特的發展道路。
5.種族衝突。非洲國家的邊界皆由歐洲人劃定,邊界劃分導致了種族的分割。同時,國家內部也納入了原本從未有過聯絡的不同種族,致使種族矛盾格外突出。重點對辛巴威和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分析。
6.阿拉伯之春。如何維持一個國家的穩定性?
7.非洲的未來。“非洲已經來到了下一個階段的大門口”,看到了希望,但仍需歷經重重坎坷。“從整體來看,非洲最為混亂的階段已經成為過去,發展成為了主旋律。”
作者依據親身見聞和深刻的理解,追溯了非洲近兩百年的歷史變遷與社會現狀,真實地呈現出現代非洲的社會面貌,關注的是非洲從原始部落社會到現代國家構建的複雜歷史程序,進而對非洲的未來走向進行了思考。
談談讀完之後的幾個感受:
其一,非洲大陸充滿了苦難。暫且不提那廣為人知的被殖民的歷史,在那段歲月裡,非洲人民被壓榨到了極點。
即便在國家獨立之後,種族衝突、政局動盪、飢餓疾病等問題層出不窮,動不動就有數以萬計、數十萬計,甚至數百萬計的人失去生命,難道生命在那裡就如此不值一提嗎?
例如奈及利亞內戰、剛果的兩次內戰均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盧安達的種族屠殺致使 80 萬人喪生,衣索比亞因飢餓死亡的人數超過百萬,1.8 億人流離失所等等。
當看到書中的這些內容時,不禁思考:他們付出瞭如此沉重的代價,如果不能帶來一個更為成熟的國家和制度,這些生命豈不是白白消逝?
其二,理解非洲,方能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中國作為一個“早熟國家”是何其了不起。
書中花費了大量的篇幅描述非洲國家獨立後的歷史程序,不同的國家選擇了不同的發展形式,有的選擇了社會主義式的發展道路,比如坦尚尼亞;有的選擇保持原有的發展路徑,比如肯亞;更多的則選擇了資本主義發展模式。
然而,選擇發展路徑存在前提條件,那便是國家的形成。
而獨立後的非洲國家面臨的最大難題便是“形成國家”:向心力的塑造、制度的構建、民眾的教育、種族的融合,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國家制度的建設。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又存在一個前提,那便是經濟能夠實現發展,讓所有人能夠從經濟發展中獲取生存資源。
當經濟陷入停滯,便會陷入資源爭奪的衝突之中:種族衝突、地區衝突、國家衝突等等。環境動盪不安,是難以實現發展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強權進行控制和解決,進而可能陷入獨裁。
而獨裁往往帶來深度的腐敗,財富向少數人集中並轉移至國外,絲毫未有利於國民。
有的國家建立了選舉制度,這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在一個不成熟的國家中,建立民主制度是否可行?當然,觀察非洲的民主程序,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一個不成熟的國家中,在形成“民族國家”的同時,解決利益表達和利益整合的問題。
我認為,一個可行的辦法,便是學習中國,建立一個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
此外,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