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跟著陳卓去通州,還是回平州老家,日子都不會多好過。
想回去吳家,最起碼在這個時候,吳家也是不會願意冒著會被牽連或惹怒太子的風險,接陳二孃過去的。
於是最後,陳二孃是哭著跟隨楊父楊母,坐上的出發裕州的馬車。
往常只要她一哭,定會過來輕哄她的楊三郎,此刻的臉色卻是越來越陰沉。
嚇得陳二孃一瑟縮,哭聲瞬間就消失在了嗓子眼裡。
官場上,一夕之間有人高升,有人跌落,這般起起伏伏都是常態。
所以關於楊家和陳家的事,也就一開始討論的人會多些。而且沒等多久,大家的注意力就全都被即將到來的新帝登基大典所佔據。
因著老皇帝現在還活著,太子這次登基就屬於被禪位。
自此老皇帝成為了太上皇,太子成為了新皇帝。
對於天下百姓來說,這絕對也能算得上是一件喜事。
因為伴隨著這次新帝的登基,除了必有的大赦天下和下令招賢納才,起用過去遭受貶謫的一些大臣外,朝廷還取消了一部分的苛捐雜稅,其中有一條就是有關於鹽鐵方面的。
朝廷對鹽鐵專賣的價格,從原來的鹽每斗六十五文,下調到四十文。
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朝廷這一次下調的比例還佔據到了原來價錢的三分之一,京中百姓皆為此歡呼大喜。
除此之外,朝廷還取消了全國老百姓過去拖欠還未繳納的各種苛捐雜稅,共計有六十多萬貫錢。
老百姓當中凡八十歲以上者,朝廷賞賜兩石米,兩匹絹。九十歲以上者,賞賜兩石米,兩匹絹,一頭羊。一百歲以上者,賞賜五石米,三匹絹,一頭羊。
說起來,這次朝廷能有這麼大的手筆,也跟漕運和常平倉改革後,國庫變得豐盈有很大的關係。
太子想登基其實也很久了,一直這麼拖著,一方面是老皇帝確實還活著,對他能造成一定威脅的,又全都被他解決掉了。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之前國庫過於空虛。
當時京城和北直隸地區連糧食都不夠吃了,太子要選擇在那時候登基,戶部又哪裡有足夠的銀錢來支撐新帝登基後將要頒發的這一系列惠民經濟的政令。
百姓也並不在乎坐到皇位上的那個人到底是誰,他們只在乎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能不能是個仁德的,讓他們能過上好日子的皇帝。
過去老皇帝在位時,其實真不能算個好皇帝。老皇帝顯然更在乎的是君王的權威和手中的權柄,因他所放縱而造成的多年黨派之爭,對民生也是造成過不少的損害。
一直到黨派爭鬥結束後,朝廷得以權利集中,新太子也終於開始進行了一系列對民生有利的政事。
如今因新帝登基,這一系列的惠民經濟政令再下詔出來,使得天下百姓皆為之歡喜,民心更是因此而安定許多。
而韓徹在這其中所展現出來的才幹,也正是朝廷和新皇最為需要的。眼瞧著韓徹越來越受重用,一些人就開始琢磨結親的事情了。
「韓大人才能過人,若能再得一賢內助,替他操持家計,想來應能讓他於政事上更心無旁騖。」
「正是!」
「說來,我家有一內侄女,聰慧賢良……」
柳氏最近就接連收到相交的女眷們,傳遞過來的一些訊號。
也不止有來想給韓徹說親的,更多的還有四孃的。畢竟在年紀這塊,四娘是三兄妹裡面最適婚的那一個。
至於三娘,因著如今已經是皇后的太子妃,在之前的宴會上所展現出來的態度,讓一些世家大族們即便是有看好她的,也不敢貿然跑出來搶人。
柳氏這邊是既著急三孃的婚事,但也同樣不好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