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韓徹自己尋來的,工錢基本符合安南當地的行情,柳氏便對僱傭這對夫妻做事,表示很滿意。
家裡多了兩個僱傭的做事,韓徹也好似多了談話的物件。一連幾日,韓徹連縣衙也不閒轉了,一有空,他便喚來這對夫妻倆嘮嗑。
郭楊夫婦起初對韓徹的身份還有些畏懼,可架不住韓徹實在是太接地氣,每次與他們聊天的話題基本都是種地上的一幹事宜。
甚至對一些作物的種植,這位縣令大人還很有見道。每每聽韓徹說起這方面,夫婦二人就變成了小雞啄米一般。
「對對對!就是大人說的這樣!」
「哎呀,可不就是!」
「原來還可以這樣去種植啊?」
「……」
當初挑選人時,韓徹也是特意去選性格爽利,善言辭,年紀也不大的。
年長者顧慮多,有些話未必敢多言。年輕者心氣旺盛,相對來講,會比年長者更容易套話。於是在閒聊中,韓徹也從他們口中套出不少有用的資訊。
又過去數日,韓徹方才表示自己身體已經好轉,準備接手縣衙一幹事物。
郭縣尉和楊縣丞明面上對韓徹倒也恭敬,韓徹一吩咐,沒多久,楊縣丞便將他所需要的文書整理好,跟郭縣尉一同過來。
韓徹先翻開戶籍冊,驚得差點沒拿穩。
「四千七百餘人?」(1)
縱使韓徹再不熟悉古代,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他也著實沒想到,作為一個縣,總人口才這麼點。
安南是下等縣,又隸屬南方邊境。但它這個縣的總面積,卻足有八千六百多平方公里。
這麼說吧,韓徹穿越前的老家也是一個小縣城,總面積才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數量卻有近一百二十萬。
楊縣丞便言道:「大人有所不知,早些年人口還不足兩千人。也幸得聖上聖明,太平年歲,人口數量如今已然增多一倍有餘。」
當然,這個數字並不十分準確。
安南地處南方邊境,又多山巒,一些未經教化的土著人又常年居住在森山老林中。朝廷很難管理到位,自然也就無法將其一一登記在冊。
再者,現代和古代也沒法比。古代封建社會裡,生產工具落後,農業技術落後,再加上各種苛捐雜稅,使得平民生活艱辛,人口增長自然緩慢。
若碰上太平年歲,百姓還能有個較為安穩的環境,若不幸碰上戰亂,那便是人命如草賤,人口也必然銳減。
韓徹聽完楊縣丞的,蹙眉又向郭縣尉詢問。
一個縣衙當然不可能只有少許幾個官員,主簿之下還有典史一名,主管監察獄囚。再有捕快和其他若干小吏,零零散散加一起,總人數為四十六。
然後在縣之下,還設有鄉和裡。
其中鄉長和里正的主要職責為「課督賦稅」。
直白一點來講,就是協助縣衙更好的向老百姓增收賦稅。
這些人都是「未入流」,也就是無品階但有具體崗位的佐雜官,自然也就領取不到朝廷的工資,那麼他們的俸祿便需得縣衙出資。
而縣衙發給他們的俸祿從何而來?自然是從當地的百姓身上徵收。
當然,也不能說為了省卻這筆錢,便不要這些佐雜官了。偌大一個縣城,先不說事物繁多,若沒點武裝班底子,也是很危險的。
然而韓徹穿來也有好幾日,除了那位周典史和兩個跑腿小吏每日留守在縣衙坐班。其他登記在冊,如有具體崗位,也領著俸祿的捕快小吏,他卻沒見著幾個。
郭縣尉一早便知韓徹會詢問,便告知他:「大人,安南地廣人稀,故多荒礦無主地,常有奸人聚集……」
奸人指的便是流民和盜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