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崇允傳來訊息,已到達冀州信都城,將前來薊城拜見本王。尚崇允來信都,與進攻青州、兗州有關,等他大老遠跑來薊城,不如本王直接去一趟信都,瞭解他們如何部署。
兩個多月未見,尚崇允顯得更精神,意氣風發。
“仙師君王,崇允在長安可憋壞了,出來看看才感受到隋國疆域廣大。”
尚崇允半奉承半開玩笑,實話實說道。賈緒去過的地方很多,尚崇允長期戍守邊疆,進入長安後,一直埋頭案牘,初次來到冀州。
“只是冀州而已,崇允若想踏遍隋國土地,恐怕五年之後,你都不知道該先往哪裡走。”
按照本王的佈局,北有黃龍城、西有昆莫城、南有味城,西北有金州城,打下基礎後,將來要逐一向外擴張。親切地拍著尚崇允的肩膀,來自三維藍星的我,對於近古世界大約的地理環境,整體上的瞭解,遠遠強於一眾臣屬。
“仙師君王,商仲恆已率軍前往北海縣,不日將渡過黃河,納青州於隋國,冀州刺史之職,急需仙師君王確定新人選。”
“冀州一應事務,如今何人在主持?”
“劉淵。”
“崇允心中可有人選?”
“劉淵司直完全可以勝任,不過冀州已初步安定,崇允推薦司空府司直王朗。”
“崇允有何深意?”
“回仙師君王,王朗開拓不足,守成勉強,能力雖有欠缺,但精通隋國律法,正適合以法治冀。冀州州兵、郡兵,骨幹皆從直屬軍中選取,正好補王朗文強武弱之劣勢。劉淵文武雙全,放在冀州顯浪費,或許將來放在楚地更加適合。”
尚崇允的潛臺詞,不希望劉淵待在北方,目的不言自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本王縱使相信劉淵,在南方安置他,顯然更加合適。臣屬能力弱一些沒有關係,隋國本來就是一個大平臺,本王和臣屬們都需要不斷成長進步,方能逐漸適應不斷擴大的疆域。忠心和利民利國之心,才是選拔官員的首要條件,說到能力方面,冀州的框架已經搭好,不試試怎麼知道王朗不合格。
“本王贊同,擬定詔書令王朗前來冀州上任。”
詔書很快擬定,本王簽下大名,尚崇允附名其後,派專人送回長安交給賈緒,賈緒簽名後蓋上君王璽印,就成為正式的詔令。一州刺史職,沒有本王的意見,賈緒和尚崇允不會擅自發布詔令,儘管表決權和輪換主持制度,賦予他們這樣的權利。
“仙師君王,田佐將軍和司州刺史王匡有新建言。”
“說出來參詳參詳。”
“田佐將軍建言,將兗州東郡劃歸司州。王匡刺史建言,將司州河東郡劃歸幷州,司州以洛陽為州治,向南、向東發展。”
看著桌上的地圖,田佐的建言,無非是讓司州佔據黃河南北兩岸,對司州將來的發展更有利。王匡的建言,目的在於收豫州和兗州,直面荊州和汝南,兗州多半會被司州和青州瓜分,不復存在。
“崇允有何看法?”
“田佐將軍的目的,以司州為後勤基地,威脅荊州,後續會聯合益州、渝州,順漢水和長江兩路而下,最終攻佔荊州,軍事上是好策略。”
地圖上荊州有三個重要的城池,北宛城、中襄陽、南荊州。自司州出兵南下荊州,必須攻克宛城,漢水順流而下至鄖陽,直面襄陽城,長江順流而下至夷陵,面對荊州城,三路齊發,氣勢上看起來很強。將來可將鄖陽劃歸益州魏興郡,夷陵劃歸渝州,對於發展漢水和長江水運大有益處;上游的郡縣,對於發展好水運心情更加迫切,鄖陽和夷陵,無疑是進入平原地區的兩個重要支點,應該掌握在上游州郡手裡。
“王匡的建言有何看法?”
“聽聞仙師君王令王匡,將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