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想了一下,便否決了荀攸的建議:“龍傲軍此次作戰,以遷制敵軍秣陵和曲阿兩地兵力為主,任務繁重,若是再護糧道,這兵力就不夠用了,再者,押送糧草當由輜重兵來完成,而不是我主力軍。”
“可是,輜重兵不精銳,又不擅長水軍,若遇到敵軍截糧,恐怕難以應對呀。”
“孫策若截糧道,恐怕不會從蕪湖或宛陵出兵,原因很簡單,這是我軍重點關注的地方,他一旦出兵,我軍斥候必會刺探到訊息。所以,他若截糧,最有可能出兵的地方是豫章!”
“可豫章沒有足夠的兵力呀?”董昭顯然不認可劉鑫的說法。
“截糧也不需要太多兵力,兵力多了,容易惹人注意,孫策久經沙場,不會不明白這點,就是要兵力少才行。”
“那我們要如何應對?”董昭似乎忘了自己的職責,反而問劉鑫。
“哈哈哈哈!龍傲軍是我軍正規海軍,好鋼當用在刀刃上,豈能用於押運糧草?事實上,我軍缺少海軍,卻不缺少戰船,我調五十艘戰船過來,可供四千兵力使用,專門用來拱衛糧道。”
“我再派一名將領,以在江夏一戰中收攏的四千左右兵力為根基,打造一支比輜重兵精銳的水軍,這些江夏士兵有水戰基礎,只要稍微訓練一兩個月,就能用於江上押運糧草了。”
“這……丞相如此會不會太草率了?”荀攸也擔心起來。
“不知主公所說的將領是誰?”張遼有些疑惑起來。
“文遠難道忘了,曾三次夜襲你龍吟軍的人?”
“哦,是那個甘寧甘興霸?”
“正是,此人悍勇,且擅長水戰。他投降之時,我讓他先回了洛陽,我回洛陽後,便想到江上糧草押運是個難題,正好他剛投效,我不便重用,便將其調入輜重軍裡面,專門押運糧草,戰時,江上糧草就靠他來拱衛了。”
“可是,此人剛投靠,是否可靠……”董昭有疑慮,但又想到自己好像也沒投靠多久就得到重用,也就不再質疑甘寧。
“放心,此人粗中有細,且知忠義,是個可託付之人。”
荀攸連忙誇讚:“原來丞相早就想到江上糧草押運問題,已有對策,真是深謀遠慮。如此一來,我便放心了。”
“公達過獎了。”劉鑫又問:“那船隻準備得怎麼樣了?”
這次輪到張遼發話:“目前蒐集的船隻,都依靠在皖城附近的皖水中,共有一千多艘,其中八十多艘是海陵的造船廠送過來的戰船,其餘均是民船。船隻可供我六萬大軍使用,已是足夠。”
“好,那我們如何渡江?”
“孫策想防止我軍渡過長江,必會關注我軍,如今我軍有三個渡江登岸之處,但可能會被孫策所發現,有可能被發現一處或兩次,甚至全都被其發現。如若我軍只選一次渡江,反而有極大的風險。”
荀攸接著說:“我軍兵力充足,倒不如穩妥起見,三處分兵同時登陸,有虛有實,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只要其中一處渡過長江,則佔據附近縣城,往宛城方向推進。”
劉鑫思考了一下,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便決定了下來:“好,就按此計劃,以龍騰軍兵力兩分,伺機渡江,在蕪湖和春谷兩地登陸,以春谷為主,蕪湖為次,龍吟軍從石城登陸。”
“一旦渡過長江,則攻佔附近縣城,拱衛成果,再圖謀推進。諸位前去準備,半個月後開始作戰。”
“是!丞相!”
……
隔江對岸的宛陵城,孫策、周瑜和張昭三人也在商議大事。周瑜是從秣陵坐船趕到宛陵的。
“伯符,我聽聞劉鑫已經親臨皖城,看來大戰即將開始,此戰關乎我江東的生死,我們不得不謹慎。”
孫策也慎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