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軍約三萬五千人,考慮到三郡人口已突破八十萬人,仍有增加的趨勢,且三郡收入也還好,故繼續招兵買馬,將軍隊擴招到五萬人。”
“另外,騎兵將擴招到兩萬人的規模,並抽出五千人打造重騎兵,重騎兵標準配置為單兵雙馬一盔甲一弓弩一長刀,由子龍率領。”
“其餘一萬五均為輕騎兵,標準配置為單兵單馬或雙馬,一弓弩一短刀,由文遠統率。”
“步兵三萬人,其中五千人為重步兵,標準配置為單兵使用長戟,這長戟要比普通士兵的戟要長,同時其中兩千士兵配備弓弩。由儁乂統率。”
“其餘兩萬五千人為普通步兵,其中一萬左右配弓弩,由子義和義公統率,必要時調五千歸仲康率領,專門負責城防的安全,以及從事護衛工作。”
“按照我們這個配置,我軍仍需要購置至少兩萬匹馬,另外鐵匠鋪那邊也要加緊打造兵器。”
“這是大致的改制方案,更詳細的方案則在諸位的手中。”劉鑫讓人把詳細的方案寫下來,並用了一次左伯的印刷術,印刷出十份來。為了解決軍中大多數將領不識字的問題,他還給每個將領配了個主簿,專門給將領講解文書的。
隨後,劉鑫又帶著各將領來到蒲林的鐵匠鋪。為了滿足兵器打造,這鐵匠鋪幾次擴建,光工匠鐵匠就有幾千人,都歸蒲林一個人管。如今浦林的地位也是今非昔比。
“蒲林,我在出兵前讓你打造的東西,你打造了沒有?”
蒲林拿出幾樣東西來,分別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這就是劉鑫出兵雒陽前讓他想辦法弄出來的。
劉鑫早有打造重騎兵的想法,因為只有重騎兵,才能正面對抗並打敗像陷陣營或白馬義從這樣的精銳軍隊。要組建重騎兵,必須要有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這三件東西,有了這三樣東西裝備戰馬,騎兵才能更加靈活,並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力量。
這三樣東西中,馬鞍在三國時代已經有了,只是作為裝飾品而存在,且都是軟馬鞍。劉鑫讓蒲林把上面的裝飾用途的東西都去掉,還找了一些工匠一起探討,參照後世馬鞍的樣子,做出類似的馬鞍,便可以裝備到戰馬上。
馬鐙在三國時代也有,不過材質一般是皮革,而且是單邊的,主要供上馬使用。然而重騎兵裝備的馬鐙的作用,除了上馬之外,還供騎兵在馬上舒適地放腳,以穩固坐在馬上的姿勢,從而減少騎馬時雙手的使用,將雙手解放出來。所以,重騎兵要求的馬鐙,必須是雙邊的,而且是鐵或鋼材質,如此才不會輕易損壞。
至於馬蹄鐵,顧名思義,當然是保護馬蹄的。事實上,三國時代也有馬掌,是用來保護馬蹄的,主要材質是皮革、麻布等。劉鑫也不知道後世馬蹄鐵的形狀,但他只需要思路告訴蒲林,並告訴蒲林要用優質鋼來鍛造。
剛穿越時,劉鑫覺得自己有點低估古人的智慧,他以為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這三大樣是三國時代沒有的。後來才知道,古人也懂這些,而制約古人的是冶煉技術,因此漢朝人不會製造出能用於軍事用途的馬鞍、馬鐙和馬蹄鐵。幾年前,劉鑫初見蒲林,得知蒲林有鍛造百鍊鋼的能力,便知道蒲林就是他要找的工匠。
那麼,造出合格的馬鞍、馬鐙和馬蹄鐵,這對於蒲林來講,根本不在話下。即便如此,他也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土垠城有的是鐵,還是最優質的鐵,蒲林只挖了一個,一直用到現在。雖然劉鑫也指望能多開採幾個鐵礦,但不得不承認,右北平目前的開採能力有限,也只能開採一個。
手下幾個人看著三樣東西,全都認為,但卻不知道劉鑫想幹嘛?
“你試過了嗎?”劉鑫問蒲林。
“太守,俺都試過了,你放心。”說著,蒲林叫人牽來一匹馬,當場在馬上裝備